【残障人就业那些事儿】三城记

来源:《有人》杂志   作者:周海滨   2014.07.02 11:36  浏览631

心智障碍者的家长是推动政府服务与政策变革的中坚力量。

心智障碍,是智力障碍与精神障碍的统称。近期走访了三个开展心智障碍支持性就业的城市,在这里的观感,折射了国内心智障碍就业的三个不同阶段,从起步、市场化到权利模式,恰恰成为现状与未来的一个缩影,作为记录,是为三城记

广西南宁:理念的革命

支持性就业的概念源自19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在中国萌芽于21世纪初,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许家成教授的个案研究与推介。心智障碍在一般企业就业的障碍,除了来自于技能训练的不足,核心是工作环境对他们社交行为模式的不理解。而就业辅导员的岗上支持,能帮助他们适应工作规范与建立宽容的同事环境,是他们持续在岗的基础。

广西省残联的冯宪先生,是这一理念的追随者之一。作为残联领导,他看到,这一理念具有变革意义,以往只注重前期培训,忽视后期服务个别化支持的残障者就业服务模式,通过引入支持性概念,延伸服务,对服务其他残障类型的就业工作变革都具有借鉴意义。

深圳:放手给市场

支持性就业的辅导员是心智障碍者就业成功的核心。一方面,这需要辅导员有心理学或特教专业的背景,了解心智障碍者行为、心理的特点,为后者制定个性化的支持方案;另一方面,辅导员也需要能够在企业开发、分析合适的岗位,同时得到企业的信任,让同事学会如何与心智障碍者相处。

深圳职康残疾人服务中心凭借严家睦先生的开拓,在第一方面已经卓有成效,培养了一批有心理学及社工专业背景的就业辅导员队伍,但是如何让企业接受心智障碍者也能工作的观念,着实为难。企业社会责任,是严先生寻找到的一个答案。在一些适合心智障碍就业的领域,他与企业一同开发工作岗位。

酒店服务目前来看,是适合心智障碍就业的一个领域,重复性强、以体力劳动为主,岗位环节的分解相对容易。而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又有迫切的市场需求,用工荒的出现,给企业寻找合适的员工带来极大压力。深圳源恒集团,是一家专门提供星级酒店服务外包的企业,需要大量可靠、耐心的服务人员;而严先生培养出的心智障碍者,守时、守规,通过就业辅导员岗上支持,能适应企业需要。该企业的王经理在与一位智障员工签约后说:残保金优惠并不是我看重的,我们看重的是这些员工的人力资源价值

南京:走向权利

心智障碍者融合就业,部分障碍来自企业,在深圳我看到的现实是,家长的顾虑是更大的梗阻,而其背后是法律强调残障者的保护忽视发展造成的后果。深圳智障家长协会的负责人说,一位心智障碍者待业或在阳光家园,至少可得最低工资标准的各种补助,一旦他们就业,一方面没有稳定固定收入,随时可能面临被企业开除的处境;另外,由于残障者工作时间不能保证,往往得不到高于最低工资的收入。一旦离开阳光家园照料中心,再想回来,难!

怎么办?答案在南京找到了。在南京召开的2014年心智障碍者领域服务行业年会上,台湾智障家长总会秘书长林惠芳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心智障碍者的家长是推动政府服务与政策变革的中坚力量。台湾一样走过政府只看重保护,忽视残障者走出家门的发展权利的保障时期。在80年代末,权利运动风起云涌之际,他们学习其他领域的倡导者,要求政府公开预算,为残障者就业拨付支持资金和政策扶植体系。而当他们发现来了,但是没有专业的服务机构提供就业支持时,他们就开设专门机构为残障者提供专业化、个人化的就业服务。经过近三十年的权利倡导,政府为心智障碍者就业铺平了政策道路,家长开办的服务机构,带动了整个行业成熟。

今年,心智联会将在全国五个地区推广这种倡导模式,与家长、政府共同突围支持性就业困局。

分享给朋友: 
称呼* 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