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啦】2014中国残障十大权利事件

来源:有人杂志   作者:一加一   2014.11.13 15:46  浏览6272
摘要:2013年,一加一残障人文化集团旗下《有人》杂志联合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开启中国十大残障权利事件的分析与评论。事件的评选,以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为准绳,遵循《公约》的原则,依据媒体报道的事件与残障权利的相关性,事件的媒介传播影响力以及促进残障权利发展的实践意义为框架,进行挑选与分析……



2014中国残障发声月之中国残障十大权利事件评选,期待您的参与。





2013年,一加一残障人文化集团旗下《有人》杂志联合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开启中国十大残障权利事件的分析与评论。事件的评选,以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为准绳,遵循《公约》的原则,依据媒体报道的事件与残障权利的相关性,事件的媒介传播影响力以及促进残障权利发展的实践意义为框架,进行挑选与分析。


评选的开启,在新闻学研究领域和新闻报道的实践领域,都是件有重要意义的大事。它不仅能让我们重新反省从残障人权利框架报道残障人事件的意义和伦理原则,也督促新闻报道充分发挥其影响社会的作用,共同创造一个“适合残障人生存与发展的世界”。


2013年的评选过程中,我们发现,从权利视角关注残障领域新闻事件的新闻报道十分有限,这也是为什么要设立十大权利事件评选的原因之一。实际上,广受公众关注的残障领域新闻事件,如若能够从权利的视角进行解读,对残障权利的促进与发展,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还有诸多意义重大却被媒体忽略或曲解的新闻事件,也有重新解读再度向公众发布的必要。


总结2013年中国残障十大权利事件的评选、发布及后续影响,一加一残障人文化集团旗下《有人》杂志,于201411月开启2014中国残障十大权利事件的评选。新闻的评选时间范围为20131215日至20141115,此次评选将分为两步:


首先,经向业内人士征集,初步筛选出24件具有媒体影响力残障权利促进意义,或者价值被忽略,有待重新解读的残障领域新闻事件,并给出简单推荐理由。召集由DPO代表、行业专家、媒体与传播专家、残障领域研究者、法律人、国际机构代表、一直关注与支持中国残障权利发展的国际友人,组成评选团队与顾问团队,进行投票选择。与此同时,候选事件会通过《有人》杂志、声波FM、残库热线等多个平台与渠道,接受公众的投票。


最后,综合双方的投票结果,评选出2014中国残障十大权利事件。事件评选结束后,我们会邀请评委与顾问们就事件进行分析点评,于20141130对外发布。


2014中国残障十大权利事件的评选,是对2014年中国残障权利领域发展的回顾与总结,同时也是一次查漏补缺,和对公众残障权利意识的教育。有鉴于新闻传播的主观性与框架性,也因为我们的经验与能力有限,对于候选事件,我们简单总结了一些基于权利视角的推荐理由,并没有给出评选的量化标准。期待关注中国残障权利领域发展的诸位,参考《公约》的原则,重新审视2014年中国残障领域发生的大事小情,积极参与到评选活动中来,贡献您的智慧与建议。


每位评委请从24候选事件中选出12您认为在过去的一年间,具有影响力的,推动了中国残障者权利进程,或者价值被忽略需要重新解读的事件。我们会综合所有人的意见,最终选出票数最高的十个新闻事件。


票选结束后,我们会在参与投票的公众评委中,随机抽出十个幸运大奖有人杂志精品典藏礼盒+神秘奖品,已经急不可耐啦!


如果您觉得候选事件有所疏漏,欢迎与我们联系,提出您的宝贵意见与建议。我们亦会与顾问团队进行商讨,并给予答复。


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权利!


2014中国残障发声月之中国残障十大权利事件评选,期待您的参与。


投票方式有三,供诸位选择——



【邮件投票】将您心中的十二件候选事件的编号,发送至youren@yijiayi.org(请在主题中标明“投票”)


【微信平台】发送“投票”加事件编号至如下微信公众号:有人杂志(yourenmz一加一文化(opoyouren)


【热线投票】4006657727-1


1.“中国雨人”引关注
2.“弃婴岛”事件
3.残障组织递交药品注册管理无障碍建议
4.南京小护士被打残事件
5.东莞“丐帮”调查引发关注
6.教育部 1 号文的效力
7.今天该不该说话
8.知名脊髓损伤女性桑兰产子引发公众热议
9.为盲胞读书
10.深圳残保金事件
11.盲人高考
12.怪圈不断上演,父亲杀死自闭症儿子
13.生命因残障而更美好:首都 T3 独腿女孩
14.残障是病,得治——暴力治疗自闭症
15.心智障碍家长联会成立
16.冰桶挑战
17.史上最大规模融合演唱会
18.体检标准,残障者进入大学校门的拦路虎
19.聋人咖啡馆关张
20.正名行动
21.张海迪当选康复国际主席
22.盲人申请深圳户籍被拒
23.残障发声月
24.APEC 会议首次举办残疾人主题活动
小编提示:起止时间,即日起至201411201800




中国残障十大权利事件



1. “中国雨人”引关注


【事件回顾】

2014年1月17日,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中,被称为“中国雨人”的中度智障青年周玮,算术完胜数学系教授,获节目开播以来第一个满分——150分。诸多媒体在随后蜂拥而至的报道中称:“数学怪才”周玮感动了很多人,也给了曾经无视他、小看他的人们一个非常大的震撼。“中国雨人”“帮周玮上头条”等热门词条也牢牢占据话题榜。不过这同时也引来了一些质疑的声音。1月20日,著名网络人士方舟子转发了一条网友微博,并回复“电视台找了一帮骗子在那里装有超能力。”为此,2月7日,《最强大脑》节目公布了关于周玮最新的检测报告:周玮的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上都显著低于常人,并且经过新的智商测试,周玮的智商仅达到56,远低于普通人的水平,但其在数学上尤其是数字运算上超出“正常”人水平。

【推荐理由】

一场轰轰烈烈的炒作背后,是又一次中国式的残障神话。当公众声称要为轻慢了周玮这个“天才”道歉之时,却有心智障碍者的家长发出了“不必为轻慢了天才而道歉”的声音,因为心智障碍者应该拒绝被所谓“正常”的标准来评定。虽然声音不大,但发出声音永远是有用的。




2. “弃婴岛”事件


【事件回顾】

2014年1月28日,广东首个“婴儿安全岛”在广州市社会(儿童)福利院正式投入使用,对外开放时间为每天晚上7时至次日上午7时。2月23日中午,一名出生仅一天的孩子被遗弃在广州“婴儿安全岛”,随后被证实已经夭折。24日晚,遗弃婴儿的男子(孩子生父)被警方刑拘。尽管广州市社会(儿童)福利院负责人强烈谴责,但仍引起人们对开设“婴儿安全岛”的热烈讨论。3月16日,在试点近50天之际,广州市“婴儿安全岛”试点工作情况通报会宣布:暂停试点“婴儿安全岛”,主要原因是短时间内接收弃婴数量已经超出了福利院承受的极限,需要暂停试点进行总结,并做好已接收婴儿的防疫、分流等工作,条件成熟时再适时重开,重新启用时间另行公告。

【推荐理由】

所有人都在讨论弃婴岛背后的家庭道德伦理和社会的责任边界问题,但政策的设计初衷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率。非常遗憾的是,这样一起公众事件,鲜有人从残障,生育和照料的权利角度出发进行探讨。身为残障者,我们要记住这起事件,因为在这起事件里,我们被冒犯了,并且很少有人意识到,或者在乎我们遭受到了冒犯。



3. 残障组织递交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改草案)无障碍建议


【事件回顾】

2014年2月19日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起草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改草案)》,按照国务院有关要求,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长期以来,现有的药品包装及使用说明的设计都忽略了视障人士的需要,造成极大不便,致使视障人士自己难以阅读不同药物的用途、服用剂量和服用次数等信息,必须需要依靠他人协助。据此,中国盲协及民间DPO递交了关于该草案第十一章“药品注册标准和说明书”第三节“药品名称、说明书和标签”内相关内容的意见,意见主要涉及药品包装及说明书的无障碍要求及建议。

【推荐理由】

尽管此事在公众层面知晓度不高,但有理由在年终时回顾这一体现“残障人参与”并涉及CRPD“无障碍与健康权”的事件。



4. 南京小护士被打残事件


【事件回顾】

2014年2月25日,据微博@南京市口腔医院二门诊称,该院一名护士与一位医生被患者家属打伤。描述为:陈护士被打到全身僵硬动弹不了,现被‘120’送鼓楼医院,确诊为心包胸腔积液。2月27日下午,南京市玄武警方举行发布会,通报南京口腔医院两名医护人员25日凌晨遭两名公职人员袁某、董某殴打事件案情,并有视频显示。随后网上围绕当事人身份、瘫痪可能性、公布信息是否完整等出现各种质疑。3月5日晚,南京警方和卫生部门发布通告称:陈星羽瘫痪。至此,袁某被撤职、刑拘,其丈夫董某被记大过、撤职等处分。4月10日,南京市卫生局官方微博“健康金陵”称,陈护士经综合诊治,下肢肌力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下一步将继续进行双下肢功能康复训练。

【推荐理由】

2013年冀中星案余波未尽,新一起被“打残”事件又进入公众视野。但南京护士的境况,与冀中星的遭遇完全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它折射出我们社会里的结构性不平等和身份政治,值得反思。




5. 东莞“丐帮”调查引发关注


【事件回顾】

2014年3月13日,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栏目播出了关于东莞丐帮的《“丐帮”调查》,曝光了犯罪团伙用各种非常手段使小孩、老人致残,然后逼他们乞讨的劣行。据报道,在东莞专门以乞讨谋生的约有3000余人,而在东莞城区就有1000余人,职业化乞讨人员对社会治安造成了不良影响,而大部分乞讨人员表示拒绝救助。这在微博上引发热议,多数网友称此事触目惊心,要求严惩犯罪团伙,也有人指责政府不作为。对于碰到职业化乞丐该不该给钱,网友们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3月18日,广东东莞市民政局局长杨东如对此进行回应表示:东莞公安、民政、城管等部门已经就此问题进行紧急协商,已初步制定方案,将加大对乞讨人员救助力度,加大对逼人乞讨等犯罪行为的查处力度。

【推荐理由】

乞讨与残障之间的等号,一方面反映出中国社会残障者生存在底层的现状,另一方面也是公众对残障者刻板印象的体现。就事论事地处理与解决问题,甚至讨论该不该施舍,实则是对残障群体生存权利的漠视,对残障者尊严的俯视。




6. 教育部1号文的效力

【事件回顾】

2014年3月27日,有新闻媒体报道,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1号文。其中第六条“做好招生服务和宣传工作”中明确规定,“各级考试机构要为残疾人平等报名参加考试提供便利。有盲人参加考试时,为盲人考生提供盲文试卷、电子试卷或者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予以协助。”这意味着盲人参加普通高考拿到“通行证”。因此,2014年也被称为中国盲人高考元年。

【推荐理由】

2008年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已经有过十分明确的规定,2012年正式实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再次就视障人参加考试应当提供合理便利做出重申。但在教育部20141号文发出之前,视障人士参加普通高考的要求屡屡遭拒。当我们为这一历史性的突破振奋时,也不得不反思,从法律规定到实现,一条路走了八年。




7. 今天该不该说话


【事件回顾】

2014年4月2日,是第七个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壹基金、大福基金、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腾讯公益、招商银行、阿里巴巴、新浪微公益、URadio FM105.7、有信网络电话、广电宜和频道、德高中国等众多“爱心企业”联合百余家国内民间公益机构共同发起了蓝色行动“今天不说话”。普通公众响应热烈,纷纷变蓝。但该活动引发自闭症家长组织抗议,称其存在误导宣传,并表示无语言自闭儿仅占自闭症群体的四分之一,绝大多数自闭症孩子能够说话,他们存在的是沟通障碍。希望慈善公益组织在宣传自闭症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自闭症意识,更好地为星星的孩子们发声代言。

【推荐理由】

慈善模式的问题,在于它总是围绕着施善者的意志与想象。社会的发展,当然离不开人类基于善与爱,达成的共识和采取的行动。但尊重受助者的人格尊严,以受助者的需求为出发点,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才不会沦落为一场施助者自我满足的狂欢。




8. 知名脊髓损伤女性桑兰产子引发公众热议


【事件回顾】

2014年4月14日凌晨0点19分,曾经因伤高位截瘫的体操名将桑兰,在北京航空总医院产下体重5斤7两的男婴,母子平安。其丈夫兼经纪人黄健在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对外发布该信息,多家媒体也就此陆续发布图文报道。1998年7月22日,桑兰在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这造成其颈段高位截瘫已有16年。近几年来,围绕她的风波亦是不断——如保姆门、航空门、跨国官司等。这一次生子新闻,其媒体形象大有改观。不过,其之前在微博发出孕期大肚照及此次她成功分娩,依然引发公众热议:有人祝福她成为母亲,生命因此而完整;有人怀疑她的生殖健康,直指她和丈夫的性生活;有人称其自私,对孩子极其不负责任。这也引发了理论界对于脊髓损伤者生育能力和生育权利的探讨。

【推荐理由】

提高意识,是CRPD非常关注的重点。因为残障者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障碍,很大一部分,源于公众对残障的误解和负面态度。桑兰产子,不止是“生,还是不生”的问题,公众的猎奇乃至侮辱,再次将“如何提高公众对残障的认识”这个问题摆到了我们面前。




9. 为盲胞读书


【事件回顾】

2014年5月18日,微信发起了“The Voice Donor:为盲胞读书”的公益活动。其宣传“中国每天有7000多本新书上架,但对1263万盲胞来说,这个数字为0”,希望通过微信平台将6亿微信用户与1263万盲胞连接起来,后该公众号渐渐在微信用户传播开来。到了8月,更有汪涵、杨澜、杨锦麟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领衔献声领读,号召大家献出微信一分钟,捐出声音,让盲胞有书可读。这更引起了互联网平台的不小震动,网友们纷纷传递“温暖”,捐献声音。10月26日,“为盲胞读书”公益广告同时获得中国艾菲奖品牌体验类中的电信媒体科技类、网络、电信产品与服务类共三枚金奖。不过该活动却受到名义上的受益者——盲人群体的强烈反对,批评公益宣传兀自营销,提出其广告弱化视障群体误导公众,软件设计对盲人用户存在障碍等问题。

【推荐理由】

一次爱的奉献,一场道德的狂欢。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与支持的时候,但是当施助者弹冠相庆之时,受助者在哪里呢?素来被视为弱者需要被怜悯的残障者,一方面确实要感谢那些从其需求出发,真心提供帮助的人;另一方面,残障者发出捍卫自己尊严与形象的声音的行为,需要被认可与鼓励。




10. 深圳残保金事件


【事件回顾】

2014年6月3日,《人民日报》曝光深圳累计征收近50亿元残保金却从未公开支出,质疑该项经费收支管理的透亮度。这源自“深圳市民爱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原职工黄海泉举报,该中心每年有几千万元经费,支出仅数百万元。深圳残联随后于6月4日回应称,深圳针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制定了一系列专门的政策和制度,对其用途有明确规定,但用途明细,目前还不在《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主动公开信息范围内。深圳市残联将会根据政府的统一部署,及时公开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用途明细。黄海泉和民爱中心各执一词,而深圳残联的回应,引得坊间一片质疑,新京报等多家报纸社论呼吁公开残保金信息。

【推荐理由】

当我们谈残保金的时候,我们在谈些什么?近几年来,各地申请残保金信息公开已成风尚。另一方面,事业单位每年都有设置缴纳残保金的预算,企业主也声称找不到合适的残障人。残障人就业问题是个老大难问题,涉及到教育、无障碍、合理便利、社会态度、政策支持方方面面。在什么时候,这个议题都不容忽视。




11. 盲人高考


【事件回顾】

2014年6月7日至8日,全国有三位盲人参加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即高考)。其中,来自河南省驻马店的46岁考生李金生双目全盲,前期申请电子试卷后获得盲文试卷及加时。其因首日摸读考试注意事项费时过多交白卷,而颇受争议。高考结束后查得总分58分,表示机会远比成绩重要,致信感谢教育部并建言。来自甘肃省天水市的18岁盲人考生张耀东,眼睛有光感,高考手持放大镜,使用大字体的试卷作答。其之后的卷面成绩总成绩是548分,获得10分加分,最终总成绩是558分,超过甘肃文科一本线15分,后被第二志愿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录取。在该校录取的甘肃省考生中,张耀东的成绩位列第二名。

【推荐理由】

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盲人能够参加高考,短时间内获益的将是混迹在普通学校的低视力学生。但对于生活在盲校的学生来说,无论是教育质量,还是训练方式,都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支持让他们平等地在高考考场上与非视障学生竞争。不过其突破性意义,不止在于高考本身和即将敞开的普通高等教育之门。它作为一个指挥棒、风向标,会激发起视障人家长与老师的期望值,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推动残障人特殊教育体制的改革与融合教育的发展。




12. 怪圈不断上演,父亲杀死自闭症儿子


【事件回顾】

2014年6月27日晚,香港59岁蔡姓男子,趁患有自闭症的长子熟睡时行凶,继而刎颈寻死,但其后自行报警,自闭儿子最终伤重不治。凶案震动全村,不少老村民表示蔡某是好爸爸。据知,蔡某抚育自闭兼智障的长子15载, 4个月前失业后全职照顾长子,有感自己将踏入花甲之年,担心自己与儿子俱成妻子负累,遂写下遗书,计划砍死长子后自杀,称“对这个家会好的”。香港社会福利署发言人称,会为死者家属提供适当协助。有网友评论:“自闭症的儿童真的很可怕,可以拖垮整个家庭,没经历过的人根本不会懂得其中的心酸,理解那个父亲,希望可以从轻发落!”这也引发大陆的自闭症家长思考,号召团结起来去唤醒政府的责任意识,捍卫孩子的权利,以求通过努力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推荐理由】

2011年,一对脑性麻痹孩子的母亲韩群凤因为不堪重负,将孩子杀死,引发社会轰动。实际上近几年来,这样的事情在不断上演,到这位生活在香港的父亲杀死自闭症儿子的新闻报出,或许也不会终止。以香港的福利政策,仍旧有这样的悲剧出现,我们需要反思的是:除了政府的福利之外,充斥着负面态度与压力的社会环境,包括对家庭照料的不理解与不认可,更应该值得我们警惕。




13. 生命因残障而更美好:感动公众的首都T3独腿女孩


【事件回顾】

2014年7月9日,@黄宇峰的一条微博“女孩活得真漂亮!给一百个赞!”被@人民日报转发而火于网络。重点在配图:首都T3航站楼出发大厅,一位貌似妙龄女性背影,身着吊带上衣深色超短裙,单肩挎包,单脚踩7CM以上高跟。其亮点在于,她只有一条腿,本该是另一条腿的位置是一根拐杖。在原出处微博里,@黄宇峰随后解释到:“我感动于生命的坚强。这么漂亮的一个女孩子,虽然失去了一条腿,却依然如此精致而又美好的生活。拍这张照片的朋友说得很好,她就是天使。”事后媒体证实,图片中的女孩名叫尔玛阿依,今年26岁,来自阿坝州,是四川残疾人艺术团里的一名歌手,其在3岁时意外摔伤,后因伤口感染而截肢。

【推荐理由】

这是残障的又一次被消费。赞美与感动的背后,是整个社会对残障者能力与价值的否定。正是因为觉得残障者不配自信地生活,不能精致地生活,所以公众见到一个残障者平凡而普通的生活时,总能惊呼与感动。更有甚者,残障者会变成激励大家珍惜生活、珍爱生命的工具。点赞越多,传播越广,对残障者带来的负面影响越严重。因此,我们有理由从权利的视角将此事件重新解读。




14. 残障是病,得治


【事件回顾】

2014年7月11日,《重庆商报》报道,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贺小燕以“厌恶疗法”治疗自闭儿童,方法包括互咬、互殴、泼水、吊在树上、摁倒在地强行灌食、抱头撞墙等,记者所拍教学场景图片,几乎每一张都叫人胆战心惊。据统计,贺小燕所在的乐一融合幼儿园“共收治了960多名孩子,其中10多人已回归到正常”。报道一出,心智障碍者家长和组织四下哗然,纷纷发文回应、谴责,更有大量投诉报警电话打到该幼儿园及其所在地派出所。贺小燕后来接受采访辟谣,称记者报道中为吸引眼球抛弃专业知识,“厌恶疗法”并非用于治疗自闭症,而是用于纠正问题行为,她对标题深表遗憾。

【推荐理由】

没有客观的新闻,只有记者眼里看到的“真实”。不管真相如何,我们看到了媒体在这起事件里所起的影响,与值得引起我们警惕的地方。同时,让人振奋的是,心智障碍者的家长与组织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让公众在这个热点事件中,接受了新的知识与理念。




15. 心智障碍家长联会成立


【事件回顾】

2014年7月24日,“心智障碍者家长组织联会”发起大会在长沙召开。包括17家发起机构在内的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家“心智障碍者家长组织”的负责人参加了发起大会,解读、修改联会章程,选举理事会成员。其确定联会的任务在于,监督服务提供者的服务品质;政策倡导,促进心智障碍者自主生活、教育、就业等相关权利得到充分实现;公众教育,提升一般社会公众的认知;提升家长组织效能。希望藉此对心智障碍者和他们的家庭生活状态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且带来带来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推荐理由】

从单打独斗建机构,到联合起来共同发挥影响力,家长联盟的出现,有望策略性地推动心智障碍者权利的实现。不管媒体是否关注,纵观世界各地残障权利运动的发展,家长联盟,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支持与推进角色。这一事件,应当纪念。




16. 冰桶挑战

【事件回顾】

2014年7月31日,患有渐冻症的波士顿大学棒球队前队长皮特·弗雷茨和亲人朋友一起在网上发布了自己“冰桶挑战”的视频,并且点名挑战朋友募集捐款。由此引发冰桶挑战赛,规则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然后其便可以点名邀其他人来参与,被邀者要么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就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此举旨在让更多人知道“渐冻症”,同时也可达到募款目的。挑战赛最早在NFL(国家橄榄球联盟)流行起来,随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先是风靡全美,后很快传入中国。8月17日,微公益联合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发起“助力罕见病、一起冻起来”募捐活动。短短几周时间里,募集善款八百多万元。随后瓷娃娃机构遭遇国内相关病友及其组织质疑,“瓷娃娃究竟能否代表罕见病”,“是否是在利用罕见病”,“是否非法募款”等一系列问题被提出。

【推荐理由】

互联网时代,如何更有效地引发公众关注并投身公益,是一个很新鲜热门的研究课题。但是不管时代如何在变,它背后所连接的始终是人,需要被改变思维的仍旧是人。冰桶挑战的本意是为唤起公众对渐冻症的关注,但传入中国后,很迅速的就变成了一次公众人物们的娱乐与大众消费。而公益组织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应该如何去做,需要停下来,好好分析。




17. 史上最大规模融合演唱会


【事件回顾】

2014年8月3日晚,“汇珍宝行之夜——蝉心乐沐·音为爱”全国巡回视听演唱会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上演,万人体育馆爆满。到场的有当红明星霍尊、善音歌者桑吉平措,还有青春回忆里的黑鸭子演唱组,更有一出场就带着梦想与泪水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但主角,却是接受主办方赠票前来观看演出的3124名残障者。主办方上海一加一残障人社区发展中心,与多家爱心社会企业共同呈现了这场展现当今残障人士自信、自立并富有艺术情怀的“有爱”演唱会。这,也是国内残障者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场融合演唱会。

【推荐理由】

实在的残障人权利,其实并不复杂。当数千名残障者与非残障者坐在一起,彼此真切感受对方的存在时,就是一堂充满温情与理解的公众教育课。至于这样一幕场景,如何能够实现,在它的背后有多少付出与争取,则又是一场面向政府各职能部门和企业赞助商的倡导。




18. 体检标准,残障者进入大学校门的拦路虎


【事件回顾】

2014年8月3日,“漳州龙海一中残疾女生刘婉玲高考549分被福建江夏学院退档”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原微博源自该考生的好友。各大媒体报道,多数标题类似于“某某高考549分却被退档,只因她双腿残疾”;但新浪微博上的评论,集中于江夏学院学生,多有质疑之声。此后,福建江夏学院在其招生网站上发布的《关于刘婉玲同学录取情况的说明》称,鉴于该生高考体检表上“体检医院或体检站意见”一栏标注体检结论为不合格,经认真研究,确定她不符合录取条件,所以进行退档处理,并经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审核同意。后经过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省残联、漳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协调,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决定录取刘婉玲同学在该校财务管理专业学习。

【推荐理由】

很多人,尤其是成功进入大学的残障者,在此新闻出来后,诘问该同学为什么能让“不合格”写上体检表。因为在中国社会,依靠自己的主动游走与积极争取,是完全可以绕过体检标准的。对于个体来说,这是最有效的方式,但实际上这也是社会结构性不平等的帮凶。无论能否取得社会的理解与支持,站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就有了一个争取到理解与支持的机会与可能。其实残障者因体检不合格被大学拒录的情况,每个夏天都会发生。但在体检标准这个奇怪的东西没有被废除前,反复地去批判它,一直都会有意义。




19. 聋人咖啡馆关张


【事件回顾】

2014年8月25日,开张一年零5天之后,位于武汉江岸区吉庆街的湖北首家聋人咖啡馆结业关张。去年8月20日,由24岁聋哑男孩文锋创办这家咖啡馆,曾给无数客人带去无声的温暖。店里的员工,都是他尚未找到工作的聋哑朋友。咖啡馆的主要顾客也是聋哑人,这里也成了他们交友、交流的温馨一角。当然,也有一些健全人来捧场。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可是,聋哑人群体消费能力有限,咖啡馆的经营压力也越来越大,最终遭遇困境:一年里,累计亏损近10万元。业界人士表示:文锋坚持梦想值得肯定,但他低估了开一家咖啡馆的难度;其不能只针对聋哑人群体来经营,更要吸引健全人士前来光顾;也不能指望别人抱着同情的心态来消费,应该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推荐理由】

这一次,似乎有点反过来了。聋人在质疑是不是健全人不够有爱心,不来捧场。而健全人,却是从专业的角度做出了分析,强调同情心不是商业的长久之道。残障者被包围在同情与怜悯的氛围里太久了,同样也需要呼吸新鲜的空气。他们需要对残障有新的认识,但更需要,从社会的方方面面获得平等的机会与足够的支持,突破结构性的歧视与压迫带来的在融入社会时的负面影响。




20. 正名行动


【事件回顾】

2014年9月15日 广州利康家属资源中心发起“为精神病康复者正名”的公益倡导活动——正名行动。行动背景:现代社会,大部分人对于精神病康复者不了解,多以“疯子”、“癫佬”、“傻噶”等一些负面词语代称“精神病康复者”这个群体,而大众对于他们的代称,恰恰是他们所不喜欢的。该活动倡导人人生而平等,联手为自己正名,为精神病康复者正名。正名活动先是从网上发起,也于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前后在线下多地以多种形式开展。无论线上线下,康复者、康复者家属、社工,响应都颇为热烈,部分女权主义和残障领域者及公众也参与其中。

【推荐理由】

精神障碍者,总是被与危险、怪异、恐惧等词语联系起来。在残障权利运动领域,他们也总被有意无意地划归为边缘人群。在新闻事件中,精神障碍者往往与“被精神病”的公众恐惧、或者“精神病杀人”的公众恐慌联系在一起,被污名与隔离。让精神障碍者及其家属有勇气走到公众的视野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公众真正关注精神障碍者的权利,无疑在公众教育层面与权利实现层面,都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21. 张海迪当选康复国际主席

【事件回顾】

2014年10月6日康复国际代表大会在波兰华沙举行,来自28个国家的7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经过竞选演讲和投票表决等会议程序,高票当选新一届康复国际主席。与会各方对张海迪的当选给予积极评价,并对她领导康复国际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张海迪当选康复国际主席,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成就的高度肯定。张海迪在当选后说:“我作为中国残联主席,一直和同事们一起为残疾人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努力。我希望将中国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经验在全球分享,让更多残疾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兄弟姐妹享有更好的康复服务。”

【推荐理由】

从CRPD在中国实施以来,中国政府已经经历过一轮提交国家报告并接受审议。在国际人权框架内,中国政府已经开始从适应规则转向在规则内说话,并着手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话语体系与人道主义模式。张海迪的当选,是一个标志。对于力图推进中国残障人权利实现的民间机构与人士来说,接下来如何参与到国际与国内事务中来呢?这个问号是时候打出来了。




22. 盲人申请深圳户籍被拒


【事件回顾】

2014年10月8日,在深圳生活工作18年的市民刘先生向《羊城晚报》反映:他早已融入深圳社会,热爱和熟悉这座城市,考虑到自己很难再回到家乡以及避免女儿上学办证来回奔波的麻烦,决定申请积分入户,但尽管其积分达131分,参加了体检,其他身体条件均合格,却因全盲无法入户。据悉,深圳市的《人才引进指南》要求参照公务员体检标准,如“矫正后的视力应达到0.8”。由于全盲不可能达到矫正视力要求,所以卫生部门给予“体检不合格”结论,于是市人社局凭此对刘先生作出“不能办理积分入户”的审核决定。报道一出,一片哗然。有评论指出此事件表现出户籍和残疾双重歧视。后有盲人于国际盲人日,以行为艺术的方式声援刘先生质疑深圳积分入户条件身体健康将盲人排除在外的做法。

【推荐理由】

残障者所面临的问题,不只是残障,而是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一个充满歧视与不平等的社会,残障者所遭遇的不公平只会被放大。




23. 残障发声月


【事件回顾】

2014年11月,一加一残障人文化集团,与蜗牛网(心智障碍者自主生活平台)、长沙市唐氏综合征家长互助会、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融爱融乐心智障碍者家庭支持中心、辽宁心智障碍者家长互助中心,共同发起2014 中国残障发声月。各地残障人机构、家长组织或小组(未注册)在共同的主题背景下,集中和连续一段时间里,即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独特之处,各自发挥最为擅长或最有诉求的意愿、气质、风格,撬动本地资源,分别开展活动,又彼此学习,步调统一,共同行动,制造声音,系统呈现各类残障议题。以此引发政府、残联及社会公众的关注,促进与残障有关的利益相关者的态度改变。并希望未来每年的11月都将会成为国内、乃至全球的残障人独立发声的标志性事件和庆典。

【推荐理由】

第一次中国民间残障组织的联合行动,不仅是面向公众联合发声,同时也在培育土壤,促进未来更多DPO组织的出现。




24. APEC会议首次举办残疾人主题活动


【事件回顾】

2014年11月10日,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会议周“残疾人主题活动”在北京举行,这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历史上尚属首次。会议发布了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起草、20个亚太经济体一致通过的《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和融合发展的联合倡议》。为推动《联合倡议》的落实,中国残联倡议成立亚太经济体“残疾人事务之友”小组,澳大利亚、墨西哥、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相关机构已宣布率先加入这个小组,共同促进亚太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此在推动APEC成员国重视残疾人问题、促进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提升中国外交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推荐理由】

尽管活动主要围绕残疾预防与康复,并未从公约倡导的权利核心出发,但是此次会议中加入残疾人主题活动,是中国政府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观理论体系,并在残障事务的国际合作中要占据主导地位,所给出的一个信号。这也意味着未来,国际社会在单纯在人权框架内,指责中国政府的时代即将结束。究竟如何与中国政府合作,才能促进中国残障人生活状况改善,与权利实现,随着中国政府开始学会在国际人权框架内说话,将会成为一个新的命题。


分享给朋友: 
称呼* 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