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有人,要工作

来源:有人杂志   作者:周海滨   2015.03.26 09:52  浏览646
摘要:在残障者公平劳动的道路上,有人歧视,有人刁难,有人不理解,他们会遇到各种就业障碍。有人相信,对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来说,很多愿意选择雇佣而不是交钱。有人,要工作,有人,需要“私人订制”,让我们慢慢走起。

在刚刚过去的11月APEC会议上,中残联与其他亚太经合组织国家一起,发布《关于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和融合发展的联合倡议宣言》,强调残障者作为劳动者的价值,呼吁各成员国为残障者提供平等机会。有人,展示大国形象。

而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十个国家调研显示,如果排斥残障者,会降低国家3-7%的GDP。可见,残障者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和消费者,包容所有残障者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有人,在努力推进残障者的经济发展问题。

最近珠海的自闭症学生阿文,在班里袭击班主任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而此前一名广州的自闭症儿童龙龙接到同班同学家长联名信,要求他离开学校;还有另一位广州的自闭症人士被拒绝入学,直接导致了这名学生终结了自己的生命。有人,要求其实挺简单。但,结果……对残障者的歧视,给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的稳定带来了巨大威胁。

劳动和社会融合,是个人建立经济独立和自信的基础,是人存在于社会的前提。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人。劳动中,有人建立起社会关系,有人做决定,有人做执行,有人用双手创造我们想要的世界。

然而,在残障者公平劳动的道路上,有人歧视,有人刁难,有人不理解,他们会遇到各种就业障碍。正由此,国家通过立法设立“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制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给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两个选项:或者雇佣残障者,或者缴纳残保金。有人相信,对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来说,很多愿意选择雇佣而不是交钱。

但是,现实中他们面临很多困难。ILO和中国企业联合会等机构对161家企业的负责人调研显示:虽然七成以上被调研者愿意雇佣残障者,但实际雇佣的企业甚少,问其原因,有三个主要的阻碍因素:66%的被访者对健康和安全事宜存在顾虑,53%的企业对雇用残障人的成本不了解,52%的企业担心不能找到能够胜任工作的员工。这一结果告诉我们,有人想雇佣,他们需要从政策到操作层面的一系列支持。

该如何支持企业?自闭症人士龙龙的实例告诉我们,普通学校要实现残障者的融合,需要设立资源教室和特教助理,同样的,残障者就业,单位一样需要这样的专业支持。去哪里找到这样的支持呢?“支持性就业”因此应运而生。

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新西兰、英国、爱尔兰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这些国家的就业服务机构派出就业辅导员,全职辅导并监督残障者在普通工作单位(而非庇护性场所)工作,获得稳定收入。在上述国家,大部分残障者融合就业已不是主要矛盾,而心智障碍者(智力障碍者和自闭症包含在内)主要接受支持性就业服务。

一个残障人是否胜任职位,实习考察是必经阶段,在实习期里,就业辅导员和他/她一同上岗,解决在岗位上发生的技术和沟通问题。而对于心智障碍者来说,大多数的引起他们被辞退的因素,是后者。有这样一位心智障碍者小东,头一个月实习干得好好的,吃苦耐劳,老板同事都喜欢,但工资发完第二天就辞职不干了。老板问就业辅导员,咋回事啊?辅导员眼珠一转,和小东聊了几分钟,明白了,原来公司的工资是转到卡里的,小东在特殊学校学数钱溜溜的,老师告诉他好好工作,就会有钱拿,但是公司却只发给了一张“白条”,所以不想干了。因此他把小东带到提款机前,悉数把工资取出来,好了,问题解决了。就是这样,辅导员通过这三到六个月的实习期,帮助解决这样的问题,老板和同事知道如何和小东们相处。

支持性就业简单说来,就是有人需要“私人定制”,定制不仅包括给残障者寻找合适的岗位,改造工作流程,也包括给小东们定制个性化的技能提升方案,定制家长、小东们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机制。这样,企业的成本、安全、找人难等问题,通过就业辅导员这一中介逐一化解。

中国的支持性就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有七个地区的国家级试点正在逐步推进。从这些试点的经验来看,如何培育一批成熟的就业辅导员队伍,如何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为残障者提供支持性的职业训练,是摆在支持性就业面前的机遇和挑战。

有人,要工作,有人,需要“私人订制”,让我们慢慢走起。

分享给朋友: 
称呼* 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