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识】淑婷:分家风波之后

来源:残障历程   作者:冯媛 熊婧 马薇   2021.02.22 18:43  浏览447


淑婷16岁时,突发急性病致使脊髓损伤,造成残障。那时她念初三,是班上学习的尖子生,但自此便辍学在家,那些同龄人该有的学生生涯和青春时光,那些最平凡的经历、感受和生活,比如同学闺蜜情谊、一段可能开始的悸动、高考的压力、青春期的惆怅,以及精彩放松的大学生涯,都与她无关了。

淑婷哭泣过,崩溃过,绝望过,虚无过。但生活还是要继续。她只能呆在家里,陀螺一般绕着小小的屋子转圈圈。

20岁时,淑婷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她开始寻求线上的工作。她拼命工作,想要存起积蓄给父母盖房子。她想留下些什么给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和照顾之恩。

家人原本以为淑婷的突发症可以通过康复慢慢好转,没想到淑婷却被医生宣判为终身卧床的无劳动行为能力人。即使淑婷尽最大努力在家工作,可是在人们心目中,女孩长大后总归要嫁人。淑婷24岁后,父母亲戚就一直张罗着帮她相亲,因为高位瘫痪者长年卧床或者坐轮椅,起居都需要照顾。

这时,淑婷渐渐从被疼爱的小妹妹的美梦里醒过来。她的哥哥们认为父母投入了时间太多在妹妹身上,希望父母可以去照顾他们的孩子。面对疲于照顾自己的家人们的火爆脾气和不好的情绪,淑婷在家中处境越来越复杂。

家里的哥哥们因为担心父母一直照顾淑婷,把家产都留给妹妹,心有不服,闹起分家产风波。在农村,女孩子是不会有遗产继承这一说的,女孩终归要出嫁,嫁出去的女孩是别人家的人,而儿子是娶媳妇回家的,儿子负责父母养老,遗产也归儿孙这样的男性后代。女性永远都是生育工具、照顾者角色和男人的陪衬,是客体化的角色。而淑婷呢,不仅是未婚女性,还是残障女性,在这场家产风波自然在风口浪尖之上。父母想把部分房产留给女儿,可是哥哥们争夺红了脸,家庭处于破碎边缘。

作为女儿,作为女性,要怎么办?强硬争夺?不不,只能表现深明大义,忍气吞声,表示不在乎家产,为了家庭的和谐,只能成为牺牲者的角色。

于是淑婷决定搬到北京,进一步自理自立,重建自己的生活。但父母不放心,一定想跟到北京照顾她。哥哥们为此和父母吵架,认为父母走了,自己孩子就没有人带了,就要阻止淑婷去北京,还为此对她动了拳脚。这是长久以来情绪压迫的结果,也是男权社会下人性自私所引起的结果。

这次暴力冲突加剧了淑婷脱离家庭的决心,她不顾兄长反对,在父母的帮助下,只身来到北京。在北京,淑婷不仅学会了生活自理自立——原来花七、八个小时自己起床,训练到2个小时自己从床上移动到轮椅上原来两手连抓握能力都没有的她,现在却可以自己做饭,做所有平凡的事情,不再需要别人照顾而且因为学习了相应残障程度的自理经验,成为同侪训练员;并且自学考上了大学,继续学业。现在,哥哥们都对淑婷十分佩服。

淑婷期望讲述自己的经历给更多人带来力量,她说:无论你曾经有多么糟糕,或者经历着怎样的绝望,都不要放弃自己,鼓足勇气,继续前行!


点评:淑婷遭遇的是“非典型”的家庭暴力——不能上学,只能呆在家里,哥哥们担心淑婷得到父母的部分房产而闹起分家产风波为反对父母去北京照顾淑婷不能帮自己孩子而动拳脚。人们常常认识不到,这些侵害教育权、自由行动权、继承权的行为,也是家庭暴力的各种表现。而家人和社会对受害者的期待是,应该表现为深明大义、忍气吞声表示不在乎家产,为了家庭和谐而自我牺牲。淑婷离家决心已定,在父母的帮助下到北京,生活自立,并成为同侪训练员初三就辍学的她还自学考上了大学。淑婷赢得了哥哥们的佩服,她的故事也告诉大家如果有目标有决心,并能得到帮助和机会,残障女性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分享给朋友: 
称呼* 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