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残江湖】明天,你好!

来源:《有人杂志》   作者:蔡聪   2013.08.29 18:12  浏览1892
摘要:原本张玉霞亮相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是可以为大陆地区的残障人打开一个新的市场,一条纯粹以艺术、以能力被认可的道路。但悲剧的是,在复赛里,她演唱了一首上看下看、左看右看都与她的风格不搭调的老盲金曲

如果您关注过去年红遍大江南北的《中国好声音》,肯定还记得也算在大陆红过一阵子的张玉霞。这位来自台湾的街头艺人,有着“淡水街头的邓丽君之称”。

原本张玉霞亮相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是可以为大陆地区的残障人打开一个新的市场,一条纯粹以艺术、以能力被认可的道路。但悲剧的是,在复赛里,她演唱了一首上看下看、左看右看都与她的风格不搭调的老盲金曲:《你是我的眼》,到底是谁让她选择了这样一首歌,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这扇大门刚开了一道缝,便被无情地关上。

好在,这位第一期拿到台北街头艺人证照的盲人歌手还可以回到台湾,继续在淡水街头演唱。大家不会因为她参加过中国好声音就将她捧到天上,也不会因为她铩羽而归就把她踩到土里。每个来到淡水街头聆听张玉霞演唱的游人,都是冲着她天籁般的嗓音,与高超的演唱技巧。因为她是一名街头艺人。

街头艺人,按照台湾的说法,是指在公共空间从事文艺活动的自然人或10人以下组成的团体。2005年,台湾《街头艺人从事艺文活动许可办法》正式通过实施,办法规定,取得活动许可证的街头艺人,可以在相关法令规定的范围内,在市区公共空间从事艺文活动。不过,这张执照并非全台通用,想到哪个县市表演,就得跟哪个县市当地文化局提出申请,它相当于一张场地许可证。

以台北市为例,目前台北一共开放72个公共空间,包括信义威秀、西门町、龙山寺等地,都是比较“黄金”的公共空间。而台北街头艺人考试每年举行2次,分为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和创意工艺三大类。

在固定的时间里,表演者自己架设所有的器材,会有包括专家学者代表、街头艺人代表、场地主管机关代表、文化局代表等在内的八九位评审,会针对几个指标进行“巡回式”评分:

第一看艺术表现力和技巧是否成熟;第二看演出对观众和环境的效果如何,特别是是否符合场地的要求;第三看演出者对自身的包装、经营和管理。

据了解,目前全台共有一万组街头艺人证照,其考试通过率仅在20%至25%,比在台湾考律师证还难。

这些拿到证照的街头艺人,能够在街头自由地表演,在享受这个过程的同时,每天还会因为游客的打赏,数硬币数到手抽筋。当然,前提是,台湾有这样的文化,游客们有这样的素养。

至于在台湾的酒吧里,歌手的水平与收入,就更高了。

我们与老张聊起这些,他不无羡慕,同时又颇为感喟。

“我们也希望现在面对的是这样一个市场。可不光是残疾人,哪怕是一些健全的演员,他们也很难出头,更多时候还是靠运气,也许哪天被哪个大佬看上,就可以飞黄腾达。否则,他们也只能在一个又一个舞台上,一边嘶声呼喊,一面讲着黄段子,还要拼命喝下台下的有钱客人打赏的啤酒。都是为了生存,都不容易。这是市场大环境所决定的,残疾人如此,健全人也一样。”

这些年几进几出民间演艺界,老张敏锐地发现,在残障人表演这个市场上,尽管老套路依旧红火,但却有些难以维系。毕竟,观众们渐渐地,已经从“审残情趣”中脱离出来,开始出现了“审残疲劳”。

“这和我们整个民间演艺事业一样,演员们在反思,观众们在反思,社会也在反思。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们总会迎来一个健康的、多缘的市场。那个时候,眼泪在飞的戏码,大家同样需要,但我们这样的表演,包括那些纯粹为了艺术而表演的健全人,同样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

老张觉得,他们的尝试,只是抢在了前头。不管是否会变成死在沙滩上的前浪,他都认为,应该对正在飞速发展的社会充满信心。而小轩呢,她也会一如继往地,为着能够被自己掌握的未来努力奋斗。

是乱世也好,是盛世也罢。明天,终究会到来。而,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分享给朋友: 
称呼* 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