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除了输赢,篮球赛还带给了我们什么——《篮球冠军》影评
马尔科·蒙特斯是西班牙篮球联盟成员队的一名助理教练。他专业过硬,却又桀骜不驯。终于他的傲慢让他付出了代价——在与主教练冲突后他醉驾被捕,被判为一个由智障运动员组成的俱乐部提供90天的社区服务。在那里,马可遇到了一群有唐氏综合征的小伙子们。从难以相容到患难与共,在通往篮球冠军的路上,他们之间发生着一个个令人捧腹,又令人动容的故事……
“打比赛就一定要赢,我就喜欢赢,一直如此”
这是曾经的大学生队助教马尔科心中的信念。这个信念让他在大学生队的一场比赛中,与球队的主教练发生了肢体冲突。这场冲突让马尔科忍不住借酒消愁,随后便因为酒后驾驶被送上法庭。
作为惩罚,他必须到由智力障碍人士组成的篮球队——好友队义务执教3个月。
马尔科此前,可以说从未接触过智力障碍群体,当听法官提起这个群体时,他是诧异的:
“那些先天愚症病人不是在街上讨钱吗?我有给他们捐钱的,也给智障捐过钱。”
因为有了这样的初印象,一开始,马尔科对这支球队根本不抱任何希望,他甚至说:
我的工作是训练“正常”球员,他们既不是职业球员,也不太正常。
然而,即使看出马尔科不太愿意执教这支特殊的球队,所有人还是在用尽一切办法,让他明白这份工作的重要性。
好友队管理者胡里奥说:
你是教练,不会就教,这是你的事。这里对于你来说,可能只是过渡,可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活。
维多利亚法官说:
你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这件事你必须做。
无奈之下,马尔科只能尝试着和球员们相处。相处过程是“乌龙”不断的:球员们无法理解马尔科的一些话语;组个队就几乎用去了一堂课,有球员练球,让球砸中了电灯管,吓得马尔科迅速“逃”开……
面对一系列的小插曲,马尔科似乎是忍无可忍,他对着胡里奥抱怨:
这些人根本无法得分,他们连跑步都不会。
面对他的抱怨,胡里奥平静地回答道:
那就从跑步开始教吧!
不仅如此,胡里奥似乎还是一个很好的倡导者,面对马尔科表现出来的,对智力障碍人士的偏见,从不生气,反而平静地和他聊起了每个队员的故事。
队员们有在职业中心工作的,有去园艺工作坊的、有做停车管理员的、还有组建乐队的……
当马尔科对对着天空,说着航班信息的队员感到惊讶,胡里奥意味深长地说:
有的人成天躲在灌木丛里看鸟,他们就叫鸟类专家,而不会被叫笨蛋,所有事情都是相对的。
当马尔科看见一个肢体不太协调的智力障碍队员骑上摩托车,大惊小怪地喊道:
我的天呀,这傻瓜想干嘛,他是想自杀还是想撞死别人?
胡里奥说道:
他从来没出过意外,你呢?
从影片前期的各个情节可以看出,从来没有接触过残障群体的马尔科对执教这支特殊的球队是非常排斥的,执教过程中多次不看好他的队员们,甚至和他的女朋友说:不能高龄怀孕,因为有可能会生出智力有障碍的孩子……
面对这样的马尔科,胡里奥没有生气,没有说教,没有指责,当马尔科在某些事情上表现出对智力障碍群体的偏见时,胡里奥真诚地与他分享自己的想法……
不仅是胡里奥,这支特殊球队里的每一位成员从某种角度上看来,都是自我倡导者。
马林曾经对马尔科说:
我只是有阅读障碍,不要真的以为我是傻瓜,有人说我是笨蛋,因为他们不了解我。
有时,当马尔科不能明白有些成员的话时,其他伙伴听懂了,就会帮忙解释。
训练过程中,面对突然僵住的伙伴,其他球员平静地说:
他走神了,只能等着,等他恢复神智。
没有愤怒,没有慌张,没有惊讶,只有细心地解释和静静地等待。
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马尔科也开始慢慢尝试了解球员们的特征,用心训练他们……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马科尔对球员们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外出比赛时,当一个球员,因为在公交车上唱歌,被司机和其他乘客赶下车,马科尔挺身而出,成为了一名“倡导者”:
你说话的时候注意点,他唱歌是因为他开心,这里没写着禁止唱歌。小伙子们刚刚赢得了比赛,所以有点激动,他们不是故意打扰你们的。
因为马科尔的“撑腰”,面对全车人的辱骂,球员们有了勇气出来反抗。
当一位女乘客说道:
太荒谬了,他们应该坐残疾人专车,他们不是正常人。
球队里的一位成员回应道:
我们很正常,我们只是各有所长罢了。
影片的最后,马尔科要离开“好友队”,到国家队当助教了。送别时,他和一位球员,有了这样一组对话:
“你把我们当正常人一样对待!”
“你们本来就是!”
什么是“正常”?可能谁都无法说清楚。什么是好的残障倡导?看了这部电影我们好像知道了,却又无法表达。现实中,也许本来就不应该有那么多评判标准,也没有那么多“不可能”。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世界很大,我们的生活都会遇到一些难题,试着用心去了解彼此,相互支持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