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2020年残障新闻盘点|残障不在隐秘的角落 - 盘点六
盘点6:视障拒绝权的行使
关键词: 导盲犬被拒,离婚被拒,研究生考试被拒,入住酒店被拒,教资考试交白卷,为盲人设计的网站盲人使用难,盲人博主被批优胜劣汰
2020年出现在新闻报道里并引发广泛传播与讨论的视障相关事件格外多,并且他们都有着类似的情况——遭遇各种拒绝。4月,山西交警假扮盲人带导盲犬坐公交车被拒,一个“狗狗哭了”的标题引起转发与评论无数。宁夏盲人因无法签字离婚遭拒的新闻登顶热搜。9月,深圳盲人拍出行视频倡导无障碍被嘲优胜劣汰,不仅引起争议无数,各路主流媒体和自媒体也纷纷下场展开对侮辱视障者言论的批评,问题很快上升到国人的素质。

10月,临近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截止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盲人大学生报考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遭拒事件被多家媒体报道,但这一次网友们的评论不再是一边倒地支持。



在接下来的天津盲人入住布丁酒店北京刘家窑店因无人陪同遭拒事件里人们更进一步表达了对盲人“不顾自身安危“的任性的不解与反对。到了11月初,山东视障大学生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证申请合理便利未果交白卷的新闻,让盲人,媒体和公众也有了一丝疲惫。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11月底报道出吉林省专为盲人设计的在线继续教育网站盲人却难以操作时,我们的盘点里,情绪部分只剩下了一丝无奈和哭笑不得。
事实上,2020年里视障人面对的这些拒绝,在最近的十年里,每一年都不鲜见。历史一再重演,只是2020年来得更多一些。彼时的情绪已经过去,此刻我们再来回看与分析,在沮丧的背后,导盲犬事件虽被网友质疑炒作,但如同非视觉摄影的发起人傅高山在回应人们“非视觉摄影”[1]是不是一种炒作时所说:我们只期望这样的炒作能够更多一些一样,它是声音微小者向牢固的传统认知发起的挑战。尽管遭到评论区的恶意攻击,但正是盲人博主的主动行动,才打破了表面上的一派平和与伪装,让视障者和主流媒体一起来直面关于残障的侮辱与歧视,让大众在刺痛中反思。

离婚被拒,考研报名被拒,入住酒店被拒,教资考试申请合理便利被拒,继续教育学习被拒,这一连串的事件,与前述情况一样,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平等、参与和融合的视障者,开始寻求媒体的支持,发出残障人的声音。2020年,拒绝的事情格外多,是因为视障者走出来的格外多,对人生的追求格外努力。
从结果来看,2020年让人沮丧的多起被拒的“盲”大多数都没及时得到理想处理。导盲犬被拒的事仍然时有发生,残障博主们在各个平台的发布的视频下面,仍有各种谩骂与侮辱。视障大学生改换了志愿,盲人住客没等来承认其尊严与自主的道歉。山东教育考试院说没有政策盲人就是不能考,吉林残联要到盲人来反映才知道专门设计的网站不好使,而盲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调查清楚,什么时候网站能修好。但这并不是说视障者的格外努力是没有意义与价值的。
著名心理咨询师、作家毕淑敏在《发出声音永远是有用的》一文中写过:“说了和没有说,在暂时的结果上可能是一样的,但长远的感受和影响是不一样的,对你性格的发展是不一样的。而且,只要你不断地说下去,事情也许就会有变化。记住,发出声音永远是有用的,因为它们可能会被听到并引发改变。”在塔勒布的《反脆弱》开篇就指出:“风可以吹灭蜡烛,但也可以助燃火。”如果把新闻报道比作风,我们希望,越来越多自主发声、走出家门的残障人不再是被风吹灭的点点烛光,而是因风燃起的熊熊烈火。
参考资料
资料: 了解更多关于“非视觉摄影”的信息,可阅读文章《八问盲人摄影——什么是“非视觉摄影”》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2Ukoyh-d8iZoMPQZD7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