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账】如何辨别真假盲人吃货

作者:傅高山   2013.11.13 10:55  浏览579

盲人吃货他首先一定是个吃货。

吃货目前最广泛也是大家最认可的解释是特指会吃,特别爱吃的人。语义色彩中性,正常使用环境下略带褒义具体视语境而定。多指喜欢吃各类美食的人,有品味的美食爱好者,美食客,美食家,也可称为饭桶。

在2012年,随着央视记录频道推出的美食专题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该词的传播和应用达到最高点,其中,对美食最爱吃和最挑剔的美食爱好者一般自称为吃货。其实,吃货是美食爱好者对自己的戏称,所以,吃货吃完之后能说出个子丑寅卯,而不是单单为了生理需要。吃货一定下得了大排档,上得了米其林,吃货对生活有着无限美好的向往!吃货往往很能吃,但是他们更求精,他们是凡间的美食家,但与上流社会的美食家不同,他们随性而来,慢慢品味,即使是街边小吃,他们也会品味出厨师在料理当中的那一点点心意。给予人们美好的赞美,认同别人,给人勇气!使生活充满希冀。

其次,盲人因其自身各种条件以及需求差异又与广大吃货有所不同。

在出行方式上,无奈的盲人吃货的方法很多、很杂、很分散,但还赶不上汽车社会的盲人吃货必须是科技一族,电脑、手机加平板,一个也不能少,查得了公交、打得到的士、用得好导航,如果哪天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开始在中国上路了,第一批买它用它的盲人一定是吃货。

在餐厅(包括但不限,在此统称餐厅)的选择方面,口碑好的一定是好的,但不一定是适合的,本着吃货的使命,试一试、尝一尝、看一看那是必须的,盲人吃货的目标餐厅一定是这样一家一家吃出来的。如果有盲人吃货约你吃饭,那一定是他吃过的餐厅,如果有盲人请你吃饭,告诉你他只是听说这个餐厅不错,那他一定不是吃货,如果有盲人吃货约你吃饭,告诉你他只是听说这个餐厅不错,那一定是在他看来,你也是个吃货。

说到具体的目标餐厅选择标准,无非就是在众多吃货的标准上加一个适合,适合自己的收入、适合自己的要求、需要自助的环节是否可以方便完成等,比如对一家餐厅拿取食物、自助加工等环节的十足把握就是体现一个盲人吃货专业性的最佳途径,特别是一群盲人吃货聚餐时,对餐厅的相应标准也会提高,毕竟不能凑合也不方便总是麻烦其他人。根据盲人吃货们的经验,在此我也推荐几个具体建议,也可鉴于对所列举经验的掌握和了解程度,判断真假盲人吃货:

自助类的少碰,如果服务很到位的例外,典型代表自助餐、自助烧烤;

圆桌类的餐厅少去,如果不是人非常多的话,典型代表宴会中的桌餐尴尬;

不以地段为卖点的多去,尽管交通不便,但酒香不怕巷子深;

有条件的高消费的多去,尽管消费高昂,但服务好,公众教育效果好。

至于点菜方面,假吃货们往往上来就要推荐菜、特色菜、不差钱的要最贵的菜,假盲人吃货碍于阅读菜单的障碍往往照此效仿,真正的盲人吃货一定不畏异样的态度,动用人力也好动用流量也好,想方设法了解菜单,厨师推荐、点评顾客推荐统统熟记于心,按照共同就餐人的亲近程度,按照n人+1菜到n人-1菜的基本准则,综合考量特色、口味、食量、搭配等因素,主动积极的点菜,那种在点菜时推来推去的做法在盲人吃货看来已经是“奥特+慢”时代的原始人了,而那种一人点一菜的民主式作风在盲人吃货云集的餐桌上被视为一种无奈的妥协方案。

在吃饭的过程中,真正的盲人吃货往往埋头“品尝”,而疏于吹牛弹情,嘴巴只有一个,吃饭和说话都要用,在吃货的就餐过程中,嘴巴用来说话显得多么的不称职,有限的交流不外乎“这个菜…、这个店…、那个菜、那个店”,以及“老板、服务员…”,最后在满足的呻吟中来一句“结账”,有时候在高潮过后还要补一句“卫生间在哪?”

总结;我国的吃文化博大精深,盲人吃货们亦是千姿百态,本文无法一一涵盖,纯属瞎扯,搏君一笑。若有同好,欢迎来搞!


分享给朋友: 
称呼* 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