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聊】当"障碍"成为职场故事的关键词之一......
在职场上,每个人都会遇到"碍",当这份"碍"因为残障而变得与众不同时,我们会以怎样的姿态与"碍"相遇?又该怎样去"阅"碍?这群伙伴的分享也许能带给你一些启发!
点击播放按钮可观看视频,视频时长5分06秒。
本期分享者小档案
阿冲: 口述影像顾问(视力障碍)
水晶: 项目主管(听力障碍)
陈仲宝: 社工机构残障服务部主任(肢体障碍)
王玄: 心理咨询师(肢体障碍)
吴谦一: 佛系开发者,九线程序员(脑性麻痹)
崔竟:"守语者"创始人(听力障碍)
刘琴: 电话销售人员(肢体障碍)
韩婧莹: 微信公众号编辑(脑性麻痹)
悦"来阅"碍"去工作
我们去工作
我是残障人,我向往职场,渴望工作!假若,你问我:工作的意义是什么?我的脑海里,大概能蹦出N个答案!
王玄: 与人发生连接
水晶: 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吴谦一: 经济独立
陈仲宝: 探索我们更多的可能性
王玄: 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个贡献
我们爱工作
每天的工作,都会遇到不一样的难题,偶尔沮丧,却常怀希望,常常疲惫,却从未停止奔跑,总有一些时刻,让我觉得那份坚持很值得!
陈仲宝: 每当想起伙伴们喊我外号的场景,我都会忍不住笑起来。
吴谦一: 我更加自信了。
崔竟: 身份认同对于聋人来说特别重要。
阿冲: 我们不断地和口述影像员交流,口述影像员不断地去提高自己对于视觉转化成语言的这种描述能力,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原来太多太多的视觉艺术是可以配上口述影像,可以让视障人享受到它的美妙。
韩婧莹: 一起努力带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水晶: 我和伙伴们共同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越"碍"去工作
"障碍"是我职场故事的"关键词"之一,很多普通人眼里的"小事",对于我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吴谦一: 在某些任务的步骤中,需要一次建立很多文件夹,对于我,这样操作的话就会很慢。
水晶: 我想要"看明白"大家在交流些什么。一旦遇到一些口型比较接近的词就比较难对付了。
刘琴: 公司的员工宿舍会给我的轮椅带来很大的一个不便。
韩婧莹: 我的双手手指不太灵活,并且不受控制。这让我在电脑上打字变得十分吃力。
这就被打倒了?!不存在的!既然遇上了"碍",就全力以赴越"碍"呗!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水晶: 有同事需要用口语与我沟通时,我会事先告诉她,然后,我便会直视他,我便能集中精力,"看清"他们说什么。
吴谦一: 当遇到类似这种步骤,我就会需要花一些时间,动手设计加快效率的一些工具。
刘琴: 公司的领导知道我的情况之后,特意把我安排到了一个比较宽敞的两人宿舍间。
韩婧莹:我右手的大拇指是最灵活的。我就开始练习用右手的大拇指在手机上打字。渐渐地,我在手机上打文档的速度比一些普通人还要快。
"悦"来阅"碍"去工作
"越碍"和"阅碍"看似差不多,实则差很多,当我们换个角度,看待残障,有时局限的另一面也可以是优势!
陈仲宝:我有独特的生命体验,我能用更多元的视角去看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阿冲: 普通人学习口述影像比较大的挑战就是精准描述。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视障人就可以作为一个口述影像的顾问,跟口述影像员去反映、反馈。在视障顾问和口述影像员不断的交流过程中,口述影像员的描述能力也会不断地提高,那么视障人欣赏到的视觉艺术也会越来越丰富。
崔竟: 起初做聋人身份认同培训时,我会分享我作为聋人的真实经历,这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这也体现了我的经验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职场上,每个人都会遇到"碍",当这份"碍"因为残障而变得与众不同时工作的路途变得更加艰辛,但,也因为爱,我们从未停止前行。
相信潜能,"职"得奋斗。"职"来"职"往。有每个人的支持更精彩!
韩婧莹: 工作就像一个闯关游戏,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关卡需要去面对。
吴谦一: 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方式
韩婧莹: 完成很多有价值的,并且不可替代的事情。
刘琴: 困住我们的,从来不是脚下的路,而是我们的心。
陈仲宝: 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残障人士能够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在家人的祝福和友好的社会环境里踏上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
残疾是一个演变中的概念,残疾是伤残者和阻碍他们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的各种态度和环境障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残疾人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享有工作权,包括有机会在开放、具有包容性和对残疾人不构成障碍的劳动力市场和工作环境中,为谋生自由选择或接受工作的权利。
------《残疾人权利公约》
感谢以下伙伴(排名不分先后)
受访
阿冲(公约护照编号:D2006121304)
水晶(公约护照编号:D2006121390)
陈仲宝
王玄(公约护照编号:D2006121367)
吴谦一
崔竟
韩婧莹(公约护照编号:D2006121313)
工作人员
策划:韩婧莹、蔡聪
统筹:韩婧莹、满震洋、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