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2009年-2020年媒介报道民间残障倡导行动汇编:聋人小伙表演行为艺术呼吁增设字幕报站设施 草稿

来源:残障历程   作者:残障历程    浏览420

3. 聋人小伙表演行为艺术呼吁增设字幕报站设施

起因

郑州小伙李阳1岁的时候因为一场医疗事故失去了听力,每次乘坐没有字幕报站的公交车都心慌。然而,郑州市内,郑州不少公交车,包括2011年11月新更换的82路公交车也没有字幕报站设备。以前的82路公交车有流动字幕,但是却用来播放广告和笑话。有一次李阳和一位聋人朋友约好了见面地点,因为朋友听不到报站声音坐过了站,一直没有碰上面,还差点走丢了。李阳查阅资料发现,《残疾人保障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公共服务机构和公共场所应当创造条件,为残疾人提供语音和文字提示、手语、盲文等信息交流服务,并提供优先服务和辅助性服务。2011年国际残障者日当天,李阳希望通过行为艺术表达出残疾人出行困难的现状,呼吁公交车上增设字幕报站设施。

行动

2011年12月3日,国际残障者日,听力障碍者李阳与两位听障好友龙海、代微在82路公交车上进行行为艺术,三位听障伙伴戴着放大版的耳朵模型,每到一站,李阳都会站在司机的背后,举起该站点的名称,同伴则举着:“请您及时下车,不要坐过站!”的纸牌。李阳向郑州市政府邮寄出了一份《关于在公交车上配置字幕报站设施的建议信》。

图为:82路公交车上,李阳和同伴在表演行为艺术。三位听障伙伴戴着放大版的耳朵模型,每到一站,李阳都会站在司机的背后,举起该站点的名称,同伴则举着:“请您及时下车,不要坐过站!”的纸牌。
图为:82路公交车上,李阳和同伴在表演行为艺术。三位听障伙伴戴着放大版的耳朵模型,每到一站,李阳都会站在司机的背后,举起该站点的名称,同伴则举着:“请您及时下车,不要坐过站!”的纸牌。

行动影响

2011年12月3日,郑州晚报记者拨打郑州市公交总公司的服务电话,转达了李阳的建议和要求。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个建议非常好,会把这个建议向公司相关部门反映。

从李阳与两位听障伙伴的行动中获得启发,2012年3月17日,湖北工业大学“爱心列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员组织的一场行为艺术表演,志愿者打印出817路沿线22个站名,每到一个站就翻开一张,同时向车上乘客宣传要关心聋人出行。参加行为艺术表演的除了6名大学生,还有两位听障伙伴,志愿者们期待通过这个行为艺术表达聋人乘坐公交的困难。

图为:大学生志愿者在进行行为艺术,志愿者打印出817路沿线22个站名,每到一个站就翻开一张,同时向车上乘客宣传要关心聋人出行。6名大学生和两名听障人士参加了本次行为艺术表演。
图为:大学生志愿者在进行行为艺术,志愿者打印出817路沿线22个站名,每到一个站就翻开一张,同时向车上乘客宣传要关心聋人出行。6名大学生和两名听障人士参加了本次行为艺术表演。

(以上信息综合自大河报、郑州晚报、武汉晨报)

点击链接可阅读相关报道原文

大河报:聋人小伙表演行为艺术呼吁增设字幕报站设施

郑州晚报:今天是国际残疾人日,听力障碍的小伙子李阳在公交车上表演行为艺术

武汉晨报:90后学子呼唤公交字幕报站

- END -


分享给朋友: 
称呼* 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