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这次从电影《毒战》说起

作者:高源   2013.11.26 11:12  浏览600
摘要:下次有关“聋人”的事,能不能再多用点心?!我们其实不难了解的。

《毒战》,涉案题材类的影视作品,一直是我关注的焦点!谁让我这辈子与警察这个光辉的职业无缘了呢!其实,最吸引我的是”大聋”、“小聋”将在这部作品中扮演听障人士。并且,全程使用手语完成台词。当然,古天乐也是吸引我挤进电影院的另一个原因。

慕名而去,电影的情节果然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环环紧扣,牵动人心,结尾也寓意深刻,实在是难得的好故事,但是,对我这个对手语小有研究的人来说,“大聋”、“小聋”总让我跳戏,因为剧中的“手语”实在让我看着不符合剧情!

至于为什么让我有这样的不舒服得先说说现在的手语。

手语作为一门听障人士使用的语言,存在地域差异。不同地区使用的手语也不尽相同,手语中,也有“方言”,为此国家还专门出版了《中国手语》,也就是手语中的“普通话”,我们把这种“普通话”称为“标准手语”。标准手语的语法与汉语普通话完全相同,词汇量不足的时候我们使用“手语拼音”将其表达出来。与之相对的,有“自然手语”。自然手语有独立的语法规则,会将重点词汇放在整句话的最前面,同时自然手语的词汇量相对较少,通常使用同一个动作表示类似意思的所有词汇。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询问别人“你要去哪?”时,用自然手语表达的话通常是“去哪?你”。

在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的听力语言障碍的孩子们,一般使用标准手语。但是由于自然手语的语法更能直接准确地传递信息,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使用标准手语动作的孩子们用着自然手语的语法,这也让大部分人误会“你们聋人说话都是颠三倒四的”,其实是我们把两种手语放一起使用了。

在电影中,为了躲避警察追捕又要担心被“师傅”找到的大聋小聋,,不管情况如何危急,都会逐字逐句的将台词的每一个字翻译成手语,十分流利地使用汉语语法,甚至手语拼音都精准到位,会不会有些太刻意?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注意到了,“大聋”、“小聋”在打手语的过程中,嘴里一直“啊、啊”不停。我能理解他们为什么做这个设计。因为,听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出现“无意识发声”的问题,尤其是情绪激动的时候。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听力语言障碍人士从小接受语言训练,并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无论是在特殊教育学校,还是随班就读,家长和老师都会对听障孩子不良的语言习惯进行纠正,电影中如此频繁的“无意识发声”,是不是又有一些刻意呢?

并且“无意识发声”一般出现在文化水平较低,或是,年纪较大的听障人士身上。因此,这些未经过或只经过短时间教育的听障人士必定是使用自然手语的。可是,在电影中,完全遵循汉语语法并且使用标准手语的“大聋”、“小聋”,显然应该是接受过较长时间文化教育的听力语言障碍人士。电影中,他们如此频繁的“无意识发声”,这实在是有些矛盾了!

不过嘛!大伙可以使用自我心理暗示,“他们就是如此奇葩!毕竟弄毒品的人本身就很……”

但是,我还是真心的感谢导演和编剧,愿意关注听障社群,感谢演员为了演好听障人士努力学习手语。我们从他们的台词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他们每一句话都是经过练习的,动作很熟练。只是希望,下次有关“聋人”的事,能不能再多用点心?!我们其实不难了解的。

分享给朋友: 
称呼* 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