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残障新闻盘点——关键词:家庭
关键词:家庭
支配与抵抗,剪不断理还乱的残障者家庭关系
河南一未成年智障女孩嫁给老男人?派出所:女孩20岁 家里同意婚事
回顾
近日网络流传一段疑似河南未成年女孩嫁给中年男子的视频,视频中一个女孩和一位中年男子佩戴喜花,女孩哭闹不停,拍摄中有人称“你这来享福的,正常人没有这个待遇,新郎官对你多好,到新家了别哭了……”疑似女孩母亲的人在视频中回应“我放心,我可放心。”
3月1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了女孩丈夫张先生,张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之前没有结婚是因为家里穷,结不上,他一直在种地,没有出去打过工,这么多年也没有说上媒。“当时我想父母年纪大了,八十多了,我等不起了,还是希望有个孩子。”他表示不知道女孩智力有问题可能会遗传,也没有咨询过。
3月1日,驻马店市网信办一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2月28日晚相关工作人员已在网络上发现相关视频,驻马店市委宣传部、公安局、残联、民政局、妇联五部门已锁定到事发的乡镇,当地公安局正在乡镇调查,已了解到女孩于2001年2月出生,目前年满20周岁。有律师表示:若女孩无民事行为能力 婚姻可撤销顾。
新闻链接:
水果摊主获赠房产续:老人无民事行为能力,家属或申请监护人
回顾
据媒体此前报道,上海宝山区一名88岁老人的老伴和儿子均已去世,一人独居,近些年在生活上受到小区水果摊主小游(化名)一家颇多照料。此后,老人带着小游到上海普陀公证处办理了意定监护,决定把自己的晚年和遗产,都托付给他,其中包括自己价值300万元的房产。双方还做了遗赠抚养协议,其中的遗赠抚养协议对于受益人履行赡养义务有严格的义务要求,否则遗嘱订立人可取消财产赠予。
老人妹妹等家属则一直质疑,老人在公证前就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些症状。2021年5月18日,澎湃新闻记者从水果摊摊主代理律师高律师处获得了一份上海宝山法院的民事判决书,判决书显示,老人妹妹申请认定老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院于2021年2月3日予以立案。
新闻链接: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34449
广东一地铁上,自闭症儿子打父亲,父亲向保安求情不要刺激孩子
回顾
八月中旬,广东深圳地铁内,一中年男人带着儿子坐地铁,儿子突然殴打父亲,情绪特别激动。中年男人并没有生气,反而一边安抚着身边被误伤的其他乘客。原来中年男人的儿子有自闭症,随后保安到达现场,中年男人跟保安说,不让他刺激孩子,还不停与身边被误伤的乘客道歉。截至19日上午10点,该话题在各个社交平台的传播量已达到10W+,引起了大众对自闭症群体的探讨,也展现了部分网友对自闭症群体的偏见和不解。
新闻链接:
https://new.qq.com/rain/a/20210820A08EM600
信托相伴 不再让你孤独
回顾
田惠萍是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在大学担任老师,待遇和生活都不错。1986年,她将刚出生不久的儿子交给父母照料,怀揣雄心壮志公派德国留学。
1988年顺利学业结束,田惠萍回到国内,但有些事情不一样了——她的儿子被诊断患有自闭症。
随着时间的推移,田惠萍逐步开始从服务社会的角色中慢慢退出,开始进入半退休状态,更多的开始考虑个人的事情和生活安排。
但是田惠萍知道,这不是杨弢一个人的事情。只解决杨弢一个人的问题,其实是没有用的,身心障碍者群体需要的是一个支持体系。
最近几年,田惠萍陆续咨询了很多各行各业的朋友,尝试通过遗嘱、保险等方式来安排好杨弢的终身生活,但是她的律师朋友也实言相告,不论设置几层遗嘱或安排,都很难实现财产隔离和风险隔离。
2021年3月,光大信托落地了国内首单身心障碍服务信托,旨在通过信托制度的架构优势,为身心障碍者探索提供一个可选择、可持续、可信赖的解决方案,以信托方式解决身心障碍者家属的终极问题。
该产品一经落地就获得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身心障碍者家长的热烈欢迎,目前全国各地多个项目都在陆续咨询和设立中。田惠萍也是在了解到身心障碍者服务信托产品后,专程来到光大信托,与公司慈善办员工面对面沟通,详细探讨信托架构和运营模式。
9月23日,田惠萍与光大信托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信托合同及系列文件。
新闻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2126426210281379&wfr=spider&for=pc
罕见病患儿母亲收寄管制药被指“贩毒” 检方考虑情节轻微不予起诉。当事人:不认可被认定犯罪
回顾
河南郑州一名35岁的母亲李芳(化名),其1岁零9个月的儿子罹患一种罕见的癫痫症。在医生介绍下,李芳开始购买一款药物氯巴占,用于幼儿疾病治疗。在不少国家,氯巴占是获批上市、普遍用于癫痫疾病治疗的药物;但在国内,它在国家管制第二类精神药品名单中。李芳及其他病友一直从代购者手中获取药物;今年7月,一名代购者“为了逃避海关检查”,要了李芳的地址,将海外购买的氯巴占寄给李芳,李芳再将包裹转寄给代购者。随后,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警方以“涉嫌走私、贩卖、运输毒品罪”,对李芳采取了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11月23日上午,“毒贩”母亲李芳收到了郑州市中牟县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书》。虽然检方决定不起诉,但李芳心里很难受,因为中牟县检察院认为,李芳构成了走私、运输、贩卖毒品罪,只因“为子女治病诱发犯罪”“未获利”等原因,综合考量其犯罪情节轻微,才决定不予起诉。李芳表示,不认可检方仍然认为其构成毒品犯罪,“我坚持认为,我只是一名为了给孩子治病的母亲,不是毒品贩子。”
新闻链接:
https://static.cdsb.com/micropub/Articles/202111/6c23af7a121b690dc92f63f834e0edc8.html
1000多位罕见病患儿家属联名求助:我们的孩子需要氯巴占!
回顾
“最近因为缺药,我们在3天内汇集了1490名家长,15小时内获得了1042人的实名签字,我们希望通过实名联合向全社会发出求助的方式,求大家帮帮我们的孩子。”患儿家属“松松爸”向健康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初步统计有1600多位患儿需要服用氯巴占药物,其中大部分患儿已经面临断药风险。
“作为罕见癫痫疾病的患儿家长,我们呼吁能否为全国1600多位即将断药的孩子建立购药绿色通道,或者其他更加可行的购药办法,解决现在患儿棘手的断药难题。”松松爸表示,“我们愿意合法买药、接受监管,实际上每一个患儿家长,都不愿意冒着违法犯罪的风险去获取这些救命药。”
新闻链接:
http://www.jksb.com.cn/html/xinwen/2021/1202/174248.html
八旬父亲长期家暴并霸占精神病女儿房子,法院判决:立刻搬离!
回顾
近日,上海市长宁区法院判决处置了一起八旬父亲强占精神病女儿房屋的案件。
家住上海的王斌今年80多岁,他与前妻刘秀俊生育了王林、王秋、王敏三个女儿,2006年刘秀俊过世。
大女儿王林的生活多有坎坷,婚后不久女儿不幸夭折,婚姻也为此破裂。多年来,王林因病在上海市精神卫生疾病中心治疗,由父亲王斌担任监护人。王林名下有套位于长宁区的房产。长期以来,王斌带着女友以监护人的名义住在这套房子内。
2020年6月,王林向长宁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父亲的监护权。她表示,因父亲过往有殴打她的行为,不愿随父亲王斌共同生活,希望由两位妹妹担任自己的监护人。
在案件审理中,法院曾前往居委会调查,一位与这一家做了二十多年邻居的居民表示,王斌脾气不好,经常打骂妻子和女儿,女儿还曾因父亲殴打逃至邻居家躲避。因此,法院同意王林的诉请,判决指定王秋、王敏为王林监护人。
但法院判决生效后,王斌仍霸占女儿王林房屋拒不返还,依然住在这套房子里。事实上他也并非无处可去,王斌名下有一套位于普陀区的住房,只不过被他用于出租。
两位妹妹决定担任法定代理人向父亲王斌提起诉讼,要求父亲立即从王林的房子中腾退搬离,且赔偿王林自己在外租房的租金四万余元。
最终,长宁区法院判决被告王斌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搬离涉案房屋并将房屋返还给王林。
新闻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9735442031492051&wfr=spider&for=pc
弟弟私自出售智力残疾哥哥房屋,检察院支持起诉
回顾
李某滨是三级智力残疾,日常生活由弟弟李某峰照料。2017年1月,李某峰以李某滨监护人身份与他人签订房屋买卖协议,将登记在李某滨名下并实际为其所有的一套房屋以130万元价款出售,并将售房款转入自己账户内。2018年12月,李某峰因肝脏疾病住院治疗,130万元售房款用于支付其肝脏移植手术费用。
2019年7月,李某峰病逝。2019年10月,李某峰之女李某将李某峰银行账户内204519.33元返还给李某滨、李某峰姐姐李某光,剩余售房款未返还。
2020年1月,姐姐李某光成为李某滨的法定监护人。后李某光向李某峰前妻杨某敏、女儿李某追索未返还的售房款未果。2020年1月21日,李某滨向河西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判令杨某敏、李某赔偿损失。
2020年1月,李某滨以其系智力残疾人,无法收集法院受理案件所需证据为由,向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河西区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该院审查后予以受理。
检察机关认为,李某滨系三级智力残疾人,属于特殊群体,系支持起诉对象。李某滨名下房产被监护人李某峰售出后,售房款被李某峰私自挪用,李某滨的财产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有权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获得救济,是民事诉讼适格主体。本案有明确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符合法定起诉受理条件。
2020年1月22日,李某滨监护人李某光作为法定代理人再次向河西区法院提起财产损害赔偿诉讼,河西区检察院同日发出支持起诉意见书。
新闻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9939511023503590&wfr=spider&for=pc
一位自闭症青年决定自己生活
回顾
斯博今年33岁,听到别人叫他“帅哥”,会觉得挺开心。他喜欢旅行,有严格的攒钱计划,请客吃饭时最在意洗手间是否卫生。这个介绍听起来平平无奇,不同的是斯博是一名自闭症患者,同时叠加二级智力障碍。
斯博很喜欢去利智中心,这里现在有11位助理,大多为特殊教育、社会工作、心理学等相关专业。在这里,心智障碍者被叫做“心青年”,意为用心生活的好青年;帮助心青年的人不叫老师,而是助理,是协助心青年实现自己梦想的人;心青年不以残障程度区分,只看各自需要支持的内容、频率和强度。
新闻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5909888826635587&wfr=spider&for=pc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