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话连篇】大上海,让我欢喜让我忧——梦游记选编(六)

来源:有人杂志   作者:E梦飞扬(笔名)   2016.03.15 11:41  浏览612

终于来到大上海!与多位神交已久的亲人和网友欢聚,品美食,也逛了博物馆、城隍庙、外滩、科技馆。不晒美食拉仇恨,且分享下这座国际大都市让我欢喜让我忧的无障碍环境。

出上海火车站总算有残疾人通道,但没乐一会儿,想去地下停车场再次卡壳——无论自动扶梯还是数不清的台阶,都让轮椅旅客眼晕。老爸叹口气,准备硬撑着背我爬楼,年近六旬的表哥抢先从轮椅上抱起我,壮胆跨上了自动扶梯。终于熬到地下,表哥鬓角淌汗,呼吸急促。上海投资那么多搞世博会,不停宣传要与国际接轨,可连火车站的无障碍都没搞好!


次日,我与父母访友、逛景,最后一站是外滩。这里的滨水平台历经33个月的大整修,刚交付使用。可当近十小时未上厕所的我想方便时,家人发现从滨水平台下去的无障碍通道与无障碍卫生间之间足有半站路之遥,走错方向还找不着!我怕麻烦,忍着没去。为何这两个相关设施距离那么远呢?用膝盖想也该是相衔接的嘛。强烈建议设计师们日后屈尊坐会儿轮椅检验下自己的设计,对其合理性、便捷性做些起码的考量。

上海的地铁四通八达,我专门体验,结果并不轻松。

第一次在徐家汇站,地铁口的轮椅升降平台坏了。爸妈下去求助,两名工作人员过来,将我包了“饺子”(上拽下顶轮椅,将本人夹在中间),护送我通过自动扶梯到了地下。这动作我爸妈力气不够,恐踩不稳一失足成千古恨!

第二次来到衡山路地铁站,在入口处的楼梯扶手边,有个斜挂式无障碍升降平台。工作人员开锁操作,折叠在扶手边的平台随即展开为水平状,机器护臂打开。推轮椅上去,刹好手闸。机器护臂放下,将我连同轮椅像饺子似的围在中间。我按住“下行”键,升降平台便沿着楼梯的扶手缓缓滑下,非常平稳,转弯处也能顺利通过。这小巧的设备用于公共建筑造价不高,却可解决肢体障碍者上下楼梯的困局。

  到人民广场站,由地铁一号线转二号线。作为无法直立行走者,换乘竟无法在地下无缝对接!一号线的工作人员引领我们乘电梯升到地面,步行好远,穿过马路,来到二号线的无障碍电梯入口;二号线工作人员接管,带我们坐电梯下去,再走过一段长通道,转乘二号线……地铁站的工作人员态度不错,在站内和车站间交替引路并护送。若是外地老残自己找,这闯迷宫似的,没007的身体也得有008的头脑!

真正的“无障碍”,应是能让我们这样的肢体障碍者不靠别人帮助——借助设施和通道——自身就能顺利且相对便捷地通行。

不过,在上海,让我最满意的是科技馆体贴入微的无障碍设计。大门处的坡道长且平缓,留下了足够的缓冲区,以免独自驱动轮椅者从上面冲下来撞在墙上。当然,也不会有自己拼命滚着轮椅却只能望陡坡兴叹的尴尬。设计者真正为残障人士提供可及的便利和安全保障。馆内的壁挂式无障碍升降机让我避过台阶进入位于球体内的四维影院。服务员将我引至第一排,因为这排座椅前专门留出了加宽的过道,以便坐轮椅的观众通过!

正是一个个小细节,让人舒适便捷的同时心生暖意。有时,几公分的距离就能衡量无障碍设计是否够人性化。不少带有轮椅标志的卫生间配备了坐便,也安装了把手,可入厕的门就窄那么一点点,而将坐轮椅的残障人士卡在外面进不去!

上海科技馆是由美国公司设计的。西方发达国家在无障碍建设方面经验丰富,相关法律法规也健全。不知何时我们的无障碍设施才可以真正无障碍,为残障人士“平等、参与、共享”创造便利条件,使老残们早日翻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人”这一页。


分享给朋友: 
称呼* 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