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残障领域的“创造性破坏”来了
在第一季《有人》中撰写《北京模式PK广东模式》一文时,笔者多少能猜想到会引发行业内的关注和讨论;现实是,有人真的发言了,不是我们一加一的《有人》杂志,是有很多人挤兑我。
有人说:北京、广东不存在PK,都是为了残疾人事业;我回应道:PK就是做标题党,不是真的要PK。
有人又说:不疼不痒的,写什么嘛,左右都离不开搞对象;我又回应道:谈谈情,说说爱,无伤大雅,博君一笑。
有人还说:继续写,要写就猛点;我再回应道:可以啦,写成这样已经遭人嫉妒了,就显着我明白呀,使不得……
正当我无所适从、诚惶诚恐的时候,4月19日,我国慈善领域联合性、枢纽型社会组织——中国慈善联合会在人民大会堂成立,我第一个反应是相当的邪恶,怎么选择“419”,难道预示着政府和民间从此不再“一夜情”(419—For One Night英文音译,一夜情的意思!);而紧接着,4月20日雅安地震,我又是一惊,2008年汶川地震,业内号称中国公益元年,激发无数热血和爱心人士的加入,难道又预示……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随后4月25日《南方周末》刊登评论员署名文章,题目为《权力太劳心慈善长不大》。文中对中国慈善联合会提出了几点担心:这个慈善联合会,会不会成为“二政府”,是不是惟一的,会不会成为行业强制垄断组织,从而钳制民间慈善的发展?
作者还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为例,因其在制定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包括注册资本、银行授信额度和铁矿石进口量等要求,成为铁矿石进口的强制垄断组织。其制定的行业性自律文件,使得没有资质的小型及民营钢企不得不从吃饱了还撑着的大型国有钢企购买铁矿石进口配额。
并基于此,分析中国慈善联合会所面临的两条路,一条是成为像中钢协那样的行业垄断组织,仍是变相的权力办慈善,另一条是成为真正的慈善行业协会,没有任何强制力,要面临将来新出现的其他行业协会的竞争。
最后得出结论:慈善行业是一块试金石,谦抑的权力才能带来慈善行业静悄悄的繁荣。
笔者看后,思考良久,再次翻开上期文章,关于北京残联的社会工作部和广东省残联的残疾人服务业协会的对照分析,在结尾处这样写道:如果北京和广东模式二合一会怎样?干些什么?你猜……结合上面的事件和评论,这不正是有所指吗?罢了,不猜了,我曰:说一点说一点。
主动和被动的蠢蠢欲动
过往几年,残障领域的民间行业协会或者类行业协会性质的联盟已经存在,比如,2005年“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成立的“心盟”孤独症网络,成立于1990年的以广州慧灵为发源地的各地慧灵智障人士服务机构,新近2010年出现的心智障碍服务创新联会,以及壹基金支持发展的“海洋天堂”计划等,这些联盟或网络多以提高民间机构专业服务能力和组织发展能力为己任。
而各地残联系统下的官办康复协会,也在体制内无规律性生长。之所以称之为无规律性,多半以各地残联每一届理事长对于官民理解不同,或放或收,依托残联康复部,充当行业协会的角色。但是,今年3月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孤独症服务机构负责人第三次联席会议上,除了向第一批全国孤独症服务机构“自强自律”创建活动达标机构授牌以外,还将关于研究探讨成立全国孤独症服务协会的筹备事项提上日程,可以说,这是继中国肢残人协会、中国聋人协会等五大专门协会独立注册后,中国残联在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又一个改革信号,难道又有新动作?
现实中,我们在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资助中,还发现几个有趣的现象,一个是社工类社会组织申请以残障人为服务对象的项目资助;一个是大量非残障类社会组织,申请以残障人为受益对象的项目资助,而且以“残”之名的申请趋势越演越烈,这个话题以后再论;还有一个就是大量的民办残障人康复机构都取道民政部门的政府采购,残联反而不是主要阵地,当然此前,诸多民办残疾人康复机构也未必没能从残联获得过资助,仅从北京市2013年使用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中标项目中,就能看出以上一些端倪。
再结合民政部的中国慈善联合会的刚刚成立,以及北京残联社会工作部、广东省残疾人服务业协会等这几年的模式探索,并且我们已知,中国及各地残联履行代表、服务、管理残疾人的职能,简单说,就是与我们这些有残疾证的人发生联系,而众多民办残疾人服务机构谁来扶持、发展?再简单说,有管人的,谁管机构呢?
那么,无论是民间的主动组合,还是残联系统的被动联合,亦或民办残障人康复机构转投他家,这些蠢蠢欲动的表现,都佐证一点:未来,中国残联一定会发起成立一家残疾人社会组织的行业协会。
我肯定!
佛曰:不可说,我曰:说一点,按说本文就此可以落笔,但给出如此肯定的答案,想必各位看客一定有所驳斥,我也唯恐遭人陷害,有人封杀。于是,我决定:与其被他人驳斥,不如来自我否定。
中国残联不可能成立类似中国慈善联合会的行业协会!
理由一:没钱!
4月18日,中国残联在其官网公开了《2013年中国残联部门预算》,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残联201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41012.00万元,为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残疾人事业支出。对比2012年,去年中国残联政府性基金预算为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残疾人事业支出为22518.00万元,今年增加了18494.00万元,同比增幅高达83.13%。可见,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的用于助残项目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拨款同比大幅增加。
在我国,彩票是凭借其公益性而存在的。助残,是彩票公益金投入的重要领域之一。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每年将安排一定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用于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经国务院批准,项目资金具体用于残疾人康复、教育、体育、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和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等项目,由中国残联负责管理实施。
中国残联201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情况说明显示,今年彩票公益金安排的41012.00万元残疾人事业支出的用途包括盲文教材图书出版、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残疾人体育、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设备、县级残联流动服务车车辆购置等项目。
再看今年,民政部公开的《2013年度民政部部门预算》,今年民政部安排部本级彩票公益金支出预算18257.89万元,用于包括孤残儿童高等教育助学工程、国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等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事务。而去年,民政部安排使用部本级彩票公益金23000万元,重点支持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完善残疾人康复辅具配置工作,为残疾人提供必要的康复服务。
以上资金,没有一项可以用于残障人社会组织的行业协会的发展,至于财政拨款、或者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资金,更受制于其使用规定。有钱吗?
理由二:没人!
中国残联本级及其下属的13个直属事业单位,再加上中国盲人协会、肢残人协会、聋人协会、智力及其亲友协会、精神及其亲友协会等五大专门协会,即便是再算上,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中国狮子联会、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等各类残联相关单位。请问:有哪个单位或部门能管这样的行业协会?
管理没人,即使出现,运营方面更没人!
广东省残疾人服务业协会的秘书长职位,聘请来自民间康复机构的领导者担任。其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行业知识,但是从一个民间机构领导者提升至行业协会的CEO,她所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与残联本系统的融合问题,还包括与残联其他事业单位,以及诸多民间康复机构的关系协调问题。更何况,在官与民、民与民的残障领域,本身就存在太多不和谐的声音,机构间的勾心斗角,实有甄嬛传的戏剧性。有人吗?
理由三:没土壤!
如果我们把行业协会比作种子,资金比作水,人比作园丁,那么土壤在哪里?哪里可以让种子生根发芽?找来找去,发现只有他:中国残联组织联络部,才可能有实施的土壤。但是现实中,民办康复机构的业务管理多在康复部,组联部并没有深入其中。有土壤吗?
行文至此,联想到,李克强总理所说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是的,没钱、没人、没土壤都不是问题的根本。改革必然触及灵魂,打破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束缚,更触及利益。
阻断权力寻租,加强对公权力的约束。同时在商业社会,更多的马云们在用行动诠释“创造性破坏”和“企业家精神”,他们不断地从内部变革市场结构,不断地毁坏原有的结构,不断地创造新的结构……
既然外面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中国残联会发起成立一家残疾人社会组织的行业协会呢!残障领域的“创造性破坏”已经在肯定和自我否定中悄然开始!
最后,我依旧不告诉你“这个协会,未来谁是会员?谁来运营?钱从哪里来?组织结构是什么?”等等实质性内容!
因为,有人,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