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路】没有行不行,只有想不想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离光明之家培训结束已过去了一个多月,回想起来,许多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和营员伙伴一起学习手机电脑,一起聆听视障前辈的经验分享,一起拿着盲杖四处探索,和志愿者一起逛古文化街、听相声、看电影,还教大家学习盲文…处处充满着故事,满满地都是收获。
对于我来说,给我印象最深、感触最多、影响最大的是独立出行方面的训练,这次课程的训练让我真正开始接触外面的世界,渐渐地战胜了内心的恐惧感,也使我变得更加的自信乐观。
今天我就来自述一下自己从失明后、到参加培训以及现在的生活,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自立的故事吧,嘿嘿!
当我的世界不一样
2018年3月14日早晨。
我永远不会忘记:当收音机里传出物理学家霍金去世的消息,当医生摘下遮住双眼的纱布时,当我睁开眼睛的那一刻,眼前的一片漆黑让我愣住了,突然我意识到我的世界不一样了——我彻底看不见了!
从医院回到家里休养,也可以说是颓废了半年,每天过的浑浑噩噩,感觉我的人生已经完了。
了解到有盲人学校可以继续学习,在许多人的鼓励下,18年9月我来到了福州盲校。因各种缘故,那时的中专一年级班级居然只有我一名学生,我可以说是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爱。
在那里,老师们给我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课程,教我学会了手机电脑的读屏基本操作,也学会了盲文,还了解了一些中医推拿保健知识,慢慢适应了盲人的生活。
后来得知可以从原先考上的江苏大学转学到长春大学学习,我又重新燃起了心中的大学梦。
在多方老师的帮助下,2019年9月我来到了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经过大学一年半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中医针灸推拿的知识,也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朋友,生活好像又重新回到了正常轨道。
令我苦恼的独立出行
对于中途失明的我来说,差不多已经融入视障圈子两年半的时间了,生活中很多视障方面的困难都已克服,但独立出行问题实在难以战胜,令我十分头疼。
失明之后,每当我要去一个地方,无论是上学,或是购物,或是吃饭,都需要有人带领。一次两次还好,但需要出行的次数是很多的,难免会给别人增添麻烦。
有一次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天我需要到学校外的超市买些东西,就问一个经常带我出行的同学有没有时间带我去一下,他可能心情不太好,就回复我:“你以为你是谁啊,每次都要我接送来接送去的。”当时的我羞愧地不知该说什么。
还有一次和另一位同学去吃饭,我们边走边聊,他不经意说道:“你也要学一学独立出行了啊,如果你以后找了个女朋友,你们去吃饭,去看电影,去逛街等等,都要有第三个人陪着吗?”那时候我也只能苦涩地笑了笑。
其实我也想自己能够想去哪就去哪,我也尝试过自己拿着盲杖到处走一走,熟悉的地方还好,要是陌生的地方经常是迷失了方向。
那时我也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盲杖,走着走着就撞到了障碍,或是盲杖敲到了行人。有时候会有热心路人的帮助,但不时也会听到不理解甚至嘲讽的言语,让我不敢继续往前,就又退回了自己的舒适区,也慢慢变得对外界充满畏惧。
直到去年11月阅读到了金盲杖的“中途失明者生活重建培训”报名文章,感觉昏暗的世界又照进了一线光亮。我马上果断地报了名,后来也幸运的被录取。
第一次独自去远方
出发那天,姐夫送我到了福州火车站,我将要独自一人乘坐G1274列车前往天津西站。之前坐火车到长春上学,都是学长学姐带着一起走的,这回是我只身一人,心里未免有些忐忑不安。因为提前申请了铁路的重点旅客服务,到了车站门口,就有工作人员来接我上车。随后进了车厢,乘务员向我详细介绍了车上的设施,并且带着我熟悉了去洗手间的路线,而且非常亲切地跟我说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呼叫她。这些举动让我平静了很多,我安心地开始玩手机、听音乐。
到天津西站后,很顺利的与前来接站的志愿者姐姐会合,没想到比我稍早些到达的营员小敏姐和晓星姐还有她们的志愿者在车站一同等待我们这组,我们相互自我介绍和握手,之后在志愿者们的陪同下,来到了此次训练营的酒店驻地,完成了报到手续。随后我们回到了各自的房间,熟悉了一下房里的布局和各种设施的位置,给家人报了平安。坐在床边休息时,我的嘴角不禁露出了一丝微笑,我终于到这里了,还是我一个人,我心里想着:即将要迎接新的挑战了,这里会是改变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吗……
和视障大佬同处一室
当我还在憧憬着未来几天将要发生的事情时,房门被敲响了,我迅速开了门,是婉笛姐。
她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并介绍说:“你好同学,我和你的室友一起来了,他是杨青风。”
接着是一句充满活力的问候:“你好,我是杨青风,很高兴认识你。”
我愣了一下,心里不禁疑惑:难道我的室友是这位视障大佬?随后两位老师询问了我一些基本情况,并了解了我的学习需求,之后就去问候其他营员了。
晚上十点多,房门被打开,紧接着就听到青风导师那充满活力的声音询问我是否睡了,我紧张地回答:“还没有。”
原本我以为厉害人物脾气都挺大的,这算是刻板印象吧,完完全全是想错了。
青风导师对我说:“在我面前你不用这么拘束的,平时你与同学怎么相处就和我怎样相处啊。”
他那轻松自如的状态让我放开了很多,在之后的训练日子里,我们无话不谈,相处得甚是融洽。感觉他不仅是我的导师,更像是我的好朋友。
我还记得有一天晚上,青风导师敲着盲杖,带我去商店买肥皂,他边走边对我说:“其实独立出行并没有你想象那么难,只要跨过心里那道坎,出来多走一走,静下心来感受周围的环境,迈出了第一步,你可能就收不住脚了。”
随后他又引导着我在酒店周围转了转,教我如何使用盲杖、如何感受周围的信息,他那敏锐的感知力以及行云流水的步伐真是令我敬佩不已。他在言语和行动上的教导,都让我受益匪浅。
平时的我也不太会表达谢意,在这里,我由衷的向青风导师说一声:“谢谢您!”
插曲:学习盲文乐趣多
3月5日下午进行学员评估时,婉笛姐问我们有没有学过盲文?学员中只有我学过,而且我现在考试还在使用。于是婉笛姐给我安排了一个任务:教大家学一些基础的盲文。
12日中午吃过午饭,助教小余哥给我拿来了一副盲文字笔字板和一叠盲文纸,并笑着对我说:“今晚就看你的啦!”
晚上我们来到了一间学生教室,我把下午写好的学习素材分发给了大家,营员伙伴们触摸着这一个个的小点都不知所措。
于是我就变身为一位盲文老师,开始介绍简单的盲文数字和字母。没想到在一旁的会盲文的导师们都来当起了我的助教,营员们都兴致勃勃的学起了盲文。
第二天晚上是考验学习成果的时候了,婉笛姐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几副盲文扑克牌。
大家一边巩固所学的盲文数字,一边玩起了斗地主。听到大家的欢声笑语,我也是特别的开心。以后营员伙伴们要是在电梯里摸到刻印着盲文数字的楼层按钮时,应该会想起我吧,想到这我心里也是满满的成就感。
魔鬼训练正式开始
16日上午,独立出行课程算是正式拉开帷幕。不像之前的课程只要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讲就好,而是要真正开始实践了。
我们每天都要在外面练习使用盲杖,运用所学会的导航软件和公交软件,学习如何独自寻找车站和乘坐公交,以及认识各种路标线索,学习如何安全地过马路等等。每天都在外奔波,我们各自状况百出,心情时而高涨时而低落,也不得不反复调整自己的状态。
晚上回到房间休息,看到手机里的步数都是1万多,比我原先在学校里的步数不知翻了多少倍。
虽然走得都很疲惫,但心里却是特别愉快的,感觉每天都收获了好多好多。
和营员伙伴一起成长
回顾最后几天的出行训练,我们七个伙伴相互鼓励,共同成长。从他们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
16日上午,蚁大师、小敏姐、俊哥和我四个学员,在导师、助教的带领、监督下,进行走盲道训练、熟悉去地铁的路线,还一起用导航软件寻找火锅店。我们四个相互提醒,共同进步。下午我和万姐组队一起去地铁站,我走在前面,方向感很好的万姐总能在我偏离路线的时候提醒我,让我安心了很多。
17日上午,我和晓星姐组队乘坐公交车,我的手机导航却总是与她的手机导航相冲突。表面上很稳重的我,其实内心是很慌张的。而总把气急败坏挂在嘴边的晓星姐,简单的几句话语却能让我冷静下来。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有和政哥组队出行任务挑战那天,我们从早上9点一直走到了傍晚5点。期间我们一直没有休息,也没有吃午饭。
政哥一直走在我的前面,虽然有时候会偏离路线,但是他总能找到路人寻求帮助。
他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实在令我佩服,也让我学到了许多经验。
我们7个伙伴的组合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北斗七星”,一想到这个名字,我就又有力量寻找前进的方向,这份友谊也将永远深藏我心。
终极挑战真的来了
之前在公众号上看到其他训练营伙伴对终极挑战的感受,感觉挑战性是非常巨大的,我们焦虑又期待着。
19日上午,终极挑战真的来了!我们七个将独自打卡三个天津地标建筑,这些地点是金盲杖团队提前挑选好的。有了前几天的出行经历,我对自己还是充满信心的。
拿到任务信封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扫了一下任务卡上的二维码。手机显示我的任务要求是:不允许打车和坐地铁,按顺序到天津自然博物馆、官银号和少帅府留影打卡。
确定好路线后,我看了下时间,10点整。在两位志愿者姐姐暗中保护下,我从酒店驻地出发了。
十一点半左右,我到了第1个打卡地点——天津自然博物馆。下午1点多,古文化街的官银号顺利打卡完成。到附近的KFC吃过午饭,稍事休息,重新出发!
3点左右,最后的地点少帅府也顺利完成打卡。一路上志愿者姐姐一直默默跟随着我,却不曾给我半点提示。每当我迷失了方向,不知自己身处何地时,我也只能硬着头皮四处向路人寻求帮助。在至少十位好心路人的帮助下,我总算是完成了任务。
四点半左右,我回到了培训地科园科贸大厦。当我端起水杯一边喝水一边休息时,我的内心是无比喜悦的:原来终极挑战也不过如此,独立出行也是如此简单!
回到学校后的新生活
20日上午参加完闭营仪式,下午3点多我依然是独自一人乘坐火车,晚上9点回到了学校,一个个好久不见的朋友,一声声嘘寒问暖的问候,都让我感动不已。与同学们分享了从天津带回来的麻花,还和他们讲述了这段时间发生的许多有趣故事。
回到学校之后,我也开始拿着盲杖独立出行,我独自一人去校外吃饭、去购物、去想去的地方……
清明放假,我和下铺的兄弟步行去了长春的南湖公园。路途中,有一段盲道被路旁的植被覆盖了一些,变得很不好走。
一位执勤交警看到了我们,很热心地带领我们走过了一段路,他边走边说:“我马上给有关部门打电话反映一下,督促他们尽快整改。”我想如果视障朋友们经常出来走一走,未来的无障碍设施是会变得越来越好的。
我准备等未来更加熟练地使用盲杖,积累更多出行经验后,可以去长白山,去北京,去更远的地方转一转。希望到时候我能独自一人完成这些目标,当然也期盼有另一个人相伴,哈哈!
没有行不行,只有想不想
标题的这句话,是青风导师在独立出行培训课上跟我们说过的,也是我参加这回训练营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现在,每当独立出行时,每当听到不理解的话语时,每当想要退缩时,我就会想到这句话,同时也会想起六个可爱的伙伴,我就又充满了力量,微笑就又回到了脸上,步履就又变得稳健起来。不仅是独立出行,我想在其他方面也是这样。
只要你想的话,你就去实践呀,不尝试你怎么知道行不行呢?
最后,向各位导师、营员、视障前辈,一直在背后工作的新明哥、李单哥、余琪姐,以及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们、大力支持的爱心组织,还有只有一面之缘却不能忘记的热心相助的天津市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此,我也希望阅读到这篇文章的视障伙伴能够得到一些鼓励和启发,尤其是中途失明者,希望你们能够勇敢地拿起盲杖,走出内心的阴影,重新面对这个世界,迈出你们的第一步,改变将不只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