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路】走出舒适区,遇见最释怀的自己

来源:金盲杖   作者:郭万成   2021.05.19 11:32  浏览1782
摘要:我常说的一句话:“如果每个个体都能友善的直面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并报以最大的尊重和认可,而并非谩骂和质疑、臆测和带入、拥抱和同情,一切就会变得不一样。”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深秋的午后,我坐在窗边,回忆起训练营五天里的点点滴滴恍如昨天。从前,对于金盲杖的怅惘都来自于往届营员的口口相传,直至如今,终于带着沉甸甸的记忆和他们有了同样的留恋。

黄昏后的破冰游戏,公园里的盲杖初探,细雨中的匆忙前行,结营时的泪盈满眶……手指停留在键盘上忽然就不知从何写起,一个个场景伴着收获与感动拼接重合,让蒙太奇的运用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想起了和志愿者美聪小姐姐在地铁上的长谈,我们聊到过综艺纪录片《奇遇人生》,聊到过很喜欢的音乐人朴树在古巴之行中的改变。几天的生活或许并不能使一个人焕然一新,他依旧还是那个性格内敛、不善言辞的少年,但真正重要的却是在不经意间种下了一颗叫做热忱的种子,让白雪也可以绽放出希望的花。回望自身,这也恰好就是对我在训练营里最清晰的投射,因为无论是独立出行还是多元职业的探索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正如《奇遇人生》的开篇词所言:“只有出发才是一切的开始”,我庆幸自己可以有机会和一群可可爱爱的人相聚在上海,共同度过为期五天的学习时光,在走出舒适区后认真审视自己,最终无愧于开营的庄重宣誓,完成扎实又内化的成长。

写到这儿,我不在打算如往常一样为了文章读起来更清晰而去刻意进行分类,只希望可以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信笔由缰,用白描的朴素讲述一些有趣的、值得铭记的瞬间。

14号下午我抵达上海与接站的闲玉姐姐碰面,开始还因为不熟有些拘谨,随着交流的深入我们都慢慢放松了下来。她也曾为我可以自如的使用手机感到好奇,并问过我看不到了眼前是不是只有黑色。

可这些却并没有让我感到尴尬和不适,反而触到了一颗希望走进视障群体的满是善意的心。

其实很多人提出盲人怎么吃饭、盲人怎么接吻这些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时大概真的只是因为不了解,当他们把自己代入到这个场景中会感到无所适从,也就很自然的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有人可以做到实在不可思议。

以前的我会像一只小刺猬一样毫不犹豫的怼回去,但后来越来越发现人与人关系的促进依靠的是主动而柔软的联系。

既然这个多维度的状况造成的信息不对等一时没办法完全攻克,那就从自己做起好了,勇敢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态度,努力争取一切被认识、被看到的机会。

就如同18号终极考核时一个为我带路的阿姨惊讶盲人居然可以下台阶并连连发出感叹一样,当时我眼睛里的欣喜一定都要溢出来了。

入住酒店后麦田小哥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我遇到了一个和我一样爱碎碎念的男生。他对于酒店环境的介绍不可谓不全面,大到房间的布局,小到衣架、毛巾的位置都事无巨细,让第一次来到上海的我温暖又安心。唯一遗憾的是我们说好要加微信却终究没能如愿,除了各种阴差阳错的不巧以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是几位住会志愿者之一,五天里从头到尾都在跑前跑后的忙碌着,像一个快乐的陀螺转个不停。我喜欢坐在一边听着他和其他伙伴唠叨饮食还是健康一点比较好,带着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很有辨识度,这种小确信会不经意的让归属感蔓延到每一个营员的身边。

晚餐后的破冰游戏和自我介绍大家对彼此的声音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喷了六瓶香水的徐金泽当仁不让的成了全场的亮点。清风老师最后归纳为骚气的徐金泽,只是我们这个班以我为代表的学生都比较含蓄(此处不接受反驳哈哈哈),所以大多提起都含混而过。

15号上午的宣誓环节令我记忆犹新,很多人向着同一个目标进发的坚定真的很振奋。不知情的伙伴可能会对此感到疑惑,参加一个活动还要宣誓有点形式主义了吧!其实不然,在我看来,这不仅仅预示着我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和接纳,更是我们对自己珍而重之许下的一份承诺。“尽管我们视力有障碍,但这并不能阻挡我们独立出行的脚步,也不能成为我们依赖他人的理由,更不能成为我们理想路上的羁绊。”这是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发在这里,与每一个读到的人共勉。

下午我们在附近的公园进行盲杖的使用练习,并非第一次接触的我自认为驾轻就熟,走路的时候就开始神游物外。自然,结果是惨痛的,一脚踏空的感觉实在算不上美妙,还好只是一个小小的台阶。由此可见,拿起盲杖后专注力要集中绝非戏言,至于戴耳机这种神奇的操作就更要禁止再禁止了

这次金盲杖的训练营除了独立出行外还有对于多元就业的探索与之并行,晚饭后,来自伟创力的Angela给我们分享了她自己的职场经历和感悟。单纯的励志故事大家都听了太多,而这个夜晚,我们收获的却是对于一名视障者如何可以走进并融入主流职场的深刻思考。其实每个人面临未知和陌生环境时都会有迷茫,网络无障碍的不足也同样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困扰,可从Angela的分享中我接收到了一份信念,当一个个解决问题的方式汇总起来成为方案被提出,我们能做的就是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将之内化于行,最终总会有机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完善这个方案。

东北话里有一个词汇叫做挣命,我们之所以不断探索新职业其实仅仅是因为不想平白无故的被定义。坦诚地讲,从事其他职业的视障者现在依旧是少数,但随着一个又一个个例的推进,总有一天我们会基于自己的喜好以不同的角度看世界。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好像在说十几年前那个躲在闭塞环境里小小的我,得知以后触屏机要替代键盘机时满脸的不可置信,甚至冒出了去买五十个屯起来的荒谬想法。从未想过现在不仅触屏手机用的流畅不已,还有了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型号购买的权利。

在这次分享结束前,包括Angela在内的每个人都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收获,方向虽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的是希望。

经过16号和17号上午一系列系统的训练,17号下午,我们终于以三人为一组抽取任务卡开启了各自的寻宝之旅,我们小组的任务是去往环球港苹果专卖店体验屏幕识别功能。

和林英与金陵的欢乐三人组其实16号就抽好了,只是这是我们第一次正式协同出行。

去的路上还算顺利,我们说说笑笑的从苹果专卖店出来也就两点一刻。

但因为苹果专卖店在复杂的商场里且地铁的入口在商场的地下二层,回去的路就显得有些艰难了。

经过再三询问好不容易找到滚梯我们三个不由得齐声欢呼,然而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后果就是上了电梯才发现电梯其实是上行的,本想去地下二层却来到了地上二层实在欲哭无泪。

跋山涉水来到了地下一层终于胜利在望,我便继续寻找服装专卖店想请里面的服务生帮忙指路,之所以如此,是从前的经验告诉我卖衣服的哥哥姐姐们一般都比较熟悉商场环境且好说话的人居多。

走了许久周围慢慢安静了下来,空间也越来越大,服装店特有的香味指引着我不断向着目标靠近,林英和金陵也都像事前商量的那样跟在后面以免走散。

当我为这家服装店的高级典雅而感叹的时候,已经下意识左转走了进去。呼唤了几声服务员竟然无人理会有些始料未及,本打算继续一探究竟却被忘记是林英还是金陵的一句:“嗯,我怎么感觉这是厕所啊?”吓得退避三舍。

我们面面相觑了一会儿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和呼呼的吹风机声音连忙一溜烟儿跑了出去,三个人靠在墙边笑了好一阵子才停,最后在一路问询下终于找到了直梯成功抵达地铁入口。回去的路上我们还在聊,经验主义实在害人不浅,以后一定要学会找到路标根据周围环境调动所有的感知进行判断。

晚上等所有活动结束后我找清风老师聊了聊自己最近遇到的一些问题,回望这几天的经历我真切的意识到自己最大的弊端就是不敢跳出舒适区,思路的局限和在框架内的自命不凡封锁了一切的可能性。

尤其考研失败后我变得畏首畏尾,可内心的不甘又矛盾的让我陷入一次又一次纠结之中。

但他没有否定我,反而不厌其烦的从不同的角度帮我明确未来的方向,直至那句:“你刚多大啊,现在不是需要平衡的时候!”彻底令我和从前荆棘满身的自己和解。

从始至终,一旁的新明老师也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当时没来得及讲,现在想说,其实您每天的一言一行就是为我做的最好表率。

营前和我们再三的叮嘱,时刻的志愿者对接,饭后关于口味的问询与调整,早晚例行体温的测查。

看似一件件小事可想要做好却并不容易,但您总是力求安排的妥妥当当。

聚焦一点以小见大是一种现象,同样也是一种品质和能力,愿以后的我可以和您一样成为一个内心细致、稳重踏实、温和有趣的boy。

18号上午,我们坐地铁来到上海的地标东方明珠开启了一天的终极考核,我抽到的打卡地点是虹口足球馆和mm豆旗舰店,限制为全程只可乘坐公交与步行。

连我自己都不曾想到找939路公交站就用了近三个小时,当其他营员已经到达第一个地点甚至在吃午饭的时候我刚坐上去往虹口足球馆的公交车。

靠在窗边,自责、失落、无力、否定种种情绪袭上心头,一边在脑海中复盘之前的经历一边听着报站信息,整个人陷入混沌和疲惫的状态中。

最早的时候本来没打算问询路人,想着借助导航和自己的判断也肯定可以找到目的地,不过只有一公里多一点罢了。但绕了半个多小时还不得要领,导航又经常提示我偏离路线,便选择开启了打听模式。

可周围游客占据大半,许多也不知道939路站具体在哪儿,获取到的重要信息就是要先通过天桥过一个环岛,只好一边导航一边问。

中午十一点半左右手机提示电量过低,我蹲在路边从书包里拿出充电宝充上电,看着导航显示还有七百多米的距离瞬间就不想起来了,挫败感满满的想着完成不了也没关系吧!

可任务完成不了没关系,但以后出行的时候找不到地方就不去了吗?

15号上午的时候我们在讨论关于打车的问题时,说出打车可以成为解决出行的方式,但却不能是唯一方式的人……是我,如果最终我真的没有站起来,就亲手打碎了自己在宣誓时做出的承诺。

结果当然是我继续开始在人海里漂流,并在十二点半多找到了公交站口。

可当和身边人确认的时候,才悲剧的发现车是向反方向走。

我再次经历内心崩溃重建的过程后终于走上了正确的路,以至于找到站台后有种不可置信的真实。

在车上复盘的三条经验我到现在还印象深刻,大概永远都会铭记在心里。

一是独立出行并非意味着只能一个人走,而是掌握好对有效信息的综合运用。健视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也会问人,我们同样没必要给自己框定一些毫无必要的限制啊!

二是问路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做到简练准确,能一句话说清楚的事儿就用一句话说。您好,我想请您帮个忙您方便吗?”,“打扰一下,我可以和您问个路吗?”“耽误您点时间,我眼睛看不到bulabula……”这样的表达看似客套又有礼,但既耽误时间又让他人产生不确定感,个人认为实在不可取。

三是争取可以找到周围环境中的标志物,以防多次走回头路还不自知。用指南针确定方向,记住路口间的距离,盲杖触地回声的反馈等等,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运用总结。

到达虹口足球馆后,我用一碗牛肉面疗愈了自己,满血复活,即刻前往了mm豆旗舰店。

有了上午的经验后下午顺利了很多,打卡完毕后听说这是全中国唯一的一家,还给妹妹买了几种不同口味的巧克力豆。

此刻不得不感谢的就是我的影子志愿者美聪小姐姐,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整个过程中她只能默默尾随,除了在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哪怕眼睁睁的看着我犯错都不能出声提醒。最重要的是每次我寻求帮助时路人投来不解的眼光,她就只能不厌其烦的与之解释我们在参加一个关于独立出行训练的活动。

其实,这几天里所有为我们服务的志愿者都扮演了这样的角色,纵然出行时他们遇到被误解的情况也都是一笑而过,仍然坚定的陪在我们身边用相机和目光化作见证者和守望者。所有的感动都沉淀在心里,我们能做的只有用快速的成长给与反馈,让每一场相遇都变得有意义。

回到酒店刚好晚上五点,随着一个个伙伴陆续进门,大家都迫不及待的开始分享自己的经历。

最令我感动的是不知从哪一位起,后来的每个人回来所有人便都会自发的报以热烈的掌声,哪怕吃饭的时候都会放下筷子热烈欢迎。

这自然是集体凝聚力的体现,可我想,掌声的背后一定还饱含着每个人对自己这几天收获的承载。

我有在报名表格中文艺的写“参加训练营希望可以追光”,在一浪浪掌声响起的间隙,我真的见证着每个人身上都在发光,无论是从第一次拿起盲杖到可以熟练使用,亦或是从羞于开口问路到自我身份的慢慢认同。

我特别享受这种人与人之间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在他人的感悟中,我也在不知不觉间释怀了从前的某些执念,潜移默化的完成了走出舒适区的蜕变。

全体分享结束前,我再次从话筒里听到了志华老师熟悉的声音。他虽然因为工作的原因提前一天离开了,但却通过连线的方式听完了我们每个人这一天的际遇。因为组别不同的缘故我们没有太多直接沟通,但在他的身上,除了学到独立出行的经验以外,最多的收获就是清晰地逻辑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学习工作中,流畅的思维都是一个人需要具备的能力,这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尤其重要。

19号上午的闭营充满温情,我终于走过红毯领到了一枚沉甸甸的金盲杖徽章。许多人最后的发言都真切的表达了这几天以来自己的心路历程,不舍得情绪包围了整个会场。

清风老师的那句:“金盲杖是给每位学员心里播下一颗种子”始终萦绕在我 的脑海,泪点滴到尘埃里的我不由得红了眼眶。相信每个金盲杖的学员都在期待进阶班早日到来,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更远的愿景,就是有一天能够成为金盲杖的导师之一,可以有机会和更多人产生联结,在彼此影响中促进一个长久又辽阔的未来。

临走之前和小于老师有一段简短的对话,尽管提前考察训练场地、手工制作教学辅具、熬夜剪辑训练营照片这些你从未提起,但最终的结果已经证明了一切。

我常说的一句话:“如果每个个体都能友善的直面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并报以最大的尊重和认可,而并非谩骂和质疑、臆测和带入、拥抱和同情,一切就会变得不一样。”

若一定要说感谢,我唯一感谢的只有你一路以来亲力亲为的践行。

从2020年10月9日起,我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就该说24周岁了。而最有意义的生日礼物,虽迟但到。一个是有幸可以成为“金盲杖视障奇葩成长营”的营员之一;一个是写了这篇五千多字的营后感悟。


分享给朋友: 
称呼* 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