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路】后来的时间都与你有关

来源:残障历程   作者:刘惠   2021.02.24 17:17  浏览1986
摘要:作为6岁孩子的视障母亲,我的最大感受是,自从我生了儿子的那一刻起,后面的时间都与他有关,但我和他的关系与残障无关。每对母子都有自己相处的方式,视障就是我与儿子之间独特的相处方式。在这种方式中,他在慢慢地成长,我也在成长。


点击播放按纽,可观看视频,视频时长11分16秒



大家好,我叫刘惠,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和孩子之间的一些点滴。

当我和老公知道我怀孕的时候,我们特别高兴,但是接下来我们的喜悦就被更多的担心所代替了,因为视力不好,究竟我们能不能照顾好他,会不会有很多困难,这些让我心里一直很纠结。

也许你们想象不到,当他出生以后,出院之前我没有抱过他一下,一是因为家里人没让我抱过,二是因为我自己确实不会抱,也不敢尝试去抱这个柔弱无骨的小生命。

记得出院的那一天,我请护士帮忙帮我把孩子抱到被子上,护士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她说“都当妈了,怎么能不会抱自己的孩子呢,自己抱。”

当时我首先是觉得很惭愧,我觉得这句话我可能一辈子都忘不了,也是因为这句话,我第一次伸出双手抱起了自己的孩子,在抱起他的那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角色转变了,我已为人母,我应当承担起母亲的责任,照顾好他,保护好他。

我记得当孩子刚学会翻身的时候,有一次我让老公帮我看着他,过了一会儿,我就听见“咚”的一声,接着传来孩子的哭声,孩子掉在了地上。老公也很无辜,他说我觉得孩子距离床边应该还有一段距离,我还没来得及摸到他的时候,他就掉下来了。

经过这次的事以后,我就在他每次自由活动的时候,在床边摆上了枕头、被子,再大一点的时候我就给他买了围栏,给他安全一点的环境。

还有,大多数人都比较了解,现在的奶瓶都是透明的刻度,但是对于我来说,冲奶粉的时候看刻度相当吃力,后来我自己想了个办法,就是找深色的彩纸把它剪成斜三角形,让锐角的一端对准刻度用透明胶带粘上,这样我既看得清楚又能防水。

我冲奶粉的事情解决了,我全盲的老公却没办法,于是我找到了需要的小量杯,这个小量杯每杯是30毫升,正好30毫升能冲一勺奶粉,我老公会把相应比例的水和奶粉倒入奶瓶,冲奶粉的事情对于我俩来说就没有问题了。

以此类推,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一些窍门,很多事情,比如换衣服,换尿不湿,喂奶,喂饭甚至生病以后的喂药我们都慢慢地熟练起来。

孩子会走了以后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挑战。有一次我带他到小区去玩,他跟小朋友跑得越来越远,我就跟着跑,跑了一会儿,我想喂他水,结果发现跟了半天,他居然不是我的儿子。

这时候,我第一感觉是着急,我就在小区里喊,可是喊他的名字没有任何人回应我,这时候我心里真的是慌了。正在这时,我儿子带着他姥姥来到我身边,姥姥说:儿子找不到我,哭着回家让姥姥出来找妈妈,这个时候我心里是很难平静的。因为我很纠结:我真的没有办法独自带他出来玩耍吗?

带着这个疑惑,我给《视障热线》打了电话,这是一个面向全国,针对视障人的咨询热线,接线员刚好是一个低视力宝妈,她告诉我,你可以尝试给孩子穿一些颜色鲜艳的衣服。

这个启发,我觉得很好,我给他买了一件当时比较流行的荧光绿的衣服,我觉得很有效果,但是随着而来的难题就是:如果孩子走远了,对于我这种视力范围要求相当苛刻的人就没有用了。

于是我跟孩子约定,出来玩的时候,爸爸妈妈喊你,你一定要第一时间回应我们,但是孩子玩得高兴的时候就忽略了。

经过几次教训,孩子自己想出一个办法,他说:“妈妈,你就固定在这个地方等我,如果有事,我来找你。”慢慢地,我跟孩子之间有了很多默契,这种找不着的事情很少了,这几年我在照顾孩子方面已经没有那么多纠结了。

也许将来,他会有这样那样更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但是有句俗话说得好,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孩子渐渐长大,他有了自己的思想,我和他爸又在纠结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是怎样看待他的视障父母的,我们的残障对他会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在一次幼儿园的活动中我有了新的认识。

那次是幼儿园组织乐高课观摩,所有的家长都去看自己的孩子拼乐高。老师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拼自己心中喜欢的东西,当时我和老公不知道孩子拼的是什么,看不见。

这时候老师问到儿子说:“你拼的是什么呀?”儿子说“我拼的是盲杖”。当时我和我老公听到这句话,第一反应是很惊讶,没有想到他会拼这个,接下来就是比较懊恼和尴尬,不知道这个场面继续发展下去会怎样。

这时候一个小朋友问儿子:“盲杖是做什么的呀?”儿子说:“盲杖是帮助盲人走路的。”另一个小朋友说:“你能教我拼盲杖吗?”儿子说“可以呀”。这时候好几个小朋友都要求一起学拼盲杖。

就在这一瞬间,我才意识到我和我老公所担心的,其实并不是孩子介意我们的残障,而是我们自己介意自己的残障。因为介意,我纠结要不要让姥姥代替我去参加家长会;因为介意,爸爸纠结要不要陪孩子一起出去玩……

其实很多视障家长都有这种介意,但是这种介意会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这种影响也许会伴随他们一生。相反,如果我们能真正从内心接纳我们的残障,这种接纳也会传递给孩子,就像这次乐高课,儿子整天看着爸爸自然地拿起盲杖上下班,在他的心里,他并不觉得盲杖是不光彩的。

作为6岁孩子的视障母亲,我的最大感受是,自从我生了儿子的那一刻起,后面的时间都与他有关,但我和他的关系与残障无关。每对母子都有自己相处的方式,视障就是我与儿子之间独特的相处方式。

在这种方式中,他在慢慢地成长,我也在成长。


分享给朋友: 
称呼* 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