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每一个生命都会自我成全——《马拉松》影评 草稿

作者:张雁    浏览400



喜欢斑马和巧克力的楚元,从外表看起来和同龄人没什么两样,是个可爱、招人喜欢的孩子。某一天却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妈妈庆淑(金美淑饰)听到这个消息后晕了过去。但是醒来后的庆淑发现楚元在跑步上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希望至少在跑步的时候自己的儿子不会输给别人,抱着这种希望她开始训练儿子。

随着时光的推移,楚元(曹承佑饰)长成了20岁的小伙子,但是他的智力仍停留在5岁孩子的水平上。把弟弟当成老师般尊敬,只要出来音乐,不分场合、地点就开始手舞足蹈,只要楚元在的地方就会变得乱糟糟。看他的行为和口气和5岁孩子没什么两样,但是从小一直坚持的跑步却仍然是第一。

有一天,在世界性比赛中得到过第一名的著名马拉松教练正旭(李基英饰)因酒后驾驶得到处罚,从而来到了楚元的学校,庆淑请求正旭教自己儿子跑步。刚开始正旭很烦楚元,但是随着和楚元慢慢地接触,正旭越来越被单纯、真实的楚元所同化,而楚元也渐渐向正旭开启心扉。正旭发现楚元身上有着马拉松运动员的天赋,决定训练楚元。

在坦桑尼亚的塞勒姆盖提大草原上,生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母亲鼓励孩子们,孩子们才学会进食与奔跑。——《马拉松》

初原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他从小就喜欢自言自语,喜爱斑马条纹,经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妈妈教他做的事说的话不感兴趣。

一个偶然的机会,妈妈和他一起去野外锻炼,发现他的腿强健有力,非常适合跑马拉松。从此,他坚持长跑锻炼,终于在业余的马拉松比赛当中取得了好成绩。

每次比赛前,妈妈和他有一个固定的“励志”仪式,妈妈说:你的腿——

初原说:价值连城!

妈妈说:你的身体——

初原说:战无不胜!

——一个金光闪闪的励志故事,不是吗?

不是。

对于一个话都说不清楚,买东西不会算找钱、妈妈掉到水里都不懂得呼救的低功能(没错,人们就是这么定义他们的)典型自闭症孩子,会跑步有什么用?难道不是应该多教教他说话写字做手工将来好生活得容易一些?

领奖台上那光彩闪耀的几十秒钟,对于初原平时刻板沉默的生活有什么意义?用巧克力派、面条来引诱孩子跑步,用打针来吓唬他,这跟训练小猫小狗有什么区别?(——别笑,这本来就是我们最经常听到的指责)

马拉松是极限运动,对人的体能、毅力都是极为严峻的挑战。只有既有运动天赋、心志坚定又受到专业训练的人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可是初原只有他的妈妈陪他、教他;运动员在运动当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意外的损伤:抽筋、脱水、心动过速……可是初原,他连“累”都不会说。(——当然这也是妈妈的错)

教练说:“他会死的。”

他说:“至少我是为我的目标而跑。他又为了什么?”

他对初原的妈妈说:“你真是个疯子。”

弟弟对妈妈说:“我可怜他(初原)。他连反抗(你)都不会。”

初原的老师也说:“难道不应该优先学习生活(技能)吗?”

妈妈坚持自己的判断。他说:“初原跑马拉松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不一样。”“他喜欢跑步。”

她要初原参加马拉松比赛,挑战业余选手的纪录。她带着初原去拜访教练,半哄半强制地要他训练初原,她为初原制订计划,在训练过程中到场外偷窥,她对教练带儿子的方式指手划脚直到怒而把教练赶走……

当所有人都指责、劝阻他的时候,她却毅然把初原送上了马拉松的赛场。

但是,初原在途中晕倒,被迫退出了比赛。

当妈妈跟着救护车奔跑的时候,她意识到她可能会失去他!她也意识到,初原的腿可能“价值连城”,可他的身体却并非“战无不胜”——他会累,他的腿会疼,他的心脏会受不了——教练的警告并非危言耸听。

或许对于妈妈而言,更伤的心是,他跑得再快,他还是一个自闭症。

在地铁里,一个人走开的初原把年青女孩的包臀裙当成斑马的花纹摸被女孩的男友殴打,当妈妈扑上去和人拼命时,倒在地下的初原忽然大声喊起来:“我的儿子是一个特殊的孩子!”他用力喊着,就像以前很多次他闯祸时,妈妈做的那样……

妈妈终于明白:即使他再努力在赛场上胜过别人,他在生活里也还是要一生受人照顾、同情甚至歧视责难。她后悔一直逼初原跑步,后悔把他带上这样一条艰苦而危险的路。

她辞退了教练,把初原送去特殊孩子的庇护工厂。让他像所有特殊孩子一样学习简单的手工,在流水线上工作,过安全平静的日子。再也不用在烈日下汗出如浆地奔跑,承受达于生理极限的痛苦和危险。

完了吗?

没有。

作为一个自闭症孩子的母亲,我承认这部电影让我一直看得很激动。但直到初原站在宿舍的电风扇下面,抬起头,闭上眼,迎着风练习跑马拉松的步伐时,我才第一次流泪。

不管是因为什么、怎么样踏上这样的一条路,不管母亲做得是对还是错,这一刻,初原自己做出了选择。

没有人相信他这样一个自闭症孩子会喜欢跑步。就连妈妈也认为是自己强迫初原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但是,初原一个人去参加了春村马拉松比赛。他不懂得危险,他的技术还不够成熟,但这就是他最想要做的事。

妈妈赶来,用“你晕倒他们会给你打针”来吓唬他,可是初原说:“我不会晕倒的。”

妈妈流着泪恳求:“我错了,不要跑了,我们回家吧。”

可是初原说:“我们比赛结束后集合坐大巴。”

他长大了,像所有刚刚成年的年轻动物一样,要独自面对所有的危险和挑战,他要去突破那个极限,再也不受母亲的保护和控制。

出发的枪声响了。

初原紧紧盯住妈妈,不断地说:”初原的腿……初原的腿”——他在祈求母亲的祝福。

妈妈终于松开手,说:“价值连城!”

我们真的不了解我们的孩子,就像我们不了解自闭症。

虽然我们为孩子做了很多,但总有什么做得不够对,不够好。

我们这些成年自闭症孩子的母亲聚在一起,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假如早知道是这样的,我以前绝对不会……

所有的母亲都想要保护和教育自己的孩子。这种保护和教育,当然是想要孩子有更好的出路,有的时候,也仅仅是“想使自己心里舒服一点”(电影中妈妈的话)。

我们都是普通人,却对孩子扮演了全知全能的角色。

我们有时候会做对,也有时候会做错。比如要求他做他做不到的事,忽视他自己的需求代他做出决定,比如在应该保护他们的时候拼命把他往外推,应该放手时却死攥着不撒手。

我们的自闭症孩子,就是在我们的保护、教育和控制中长大,承受我们加诸他的一切。不懂得拒绝不反抗,不管对错,照单全收。

——谁能理解母亲的偏执和忧惧?谁来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是孩子自己用成长回答了这个不解之谜。

初原小时候,妈妈把他带到雨中教他什么是雨。初原无动于衷。

十几年后,妈妈生病住院。初原隔着玻璃看到妈妈昏睡在床上。忽然冲到门外的雨地里,学着妈妈伸手接着雨水,说:“雨,瓢泼大雨……”

他终于能够明白,妈妈当时想要教他的是什么。

原来,不管我们教了什么,怎么教的,都会在他的生命当中留下痕迹。所有的保护和伤害、教导和逼迫、鼓励和限制、赞美和责骂……

原来,不管我们有过多少失误,他都会一直爱我们、信赖我们。

原来全能的不是我们,是他们。

原来所有的生命都有向上的欲望和成长的野心,有自己成长的节律。即使是母亲,也不能左右。

与其纠结对错,不如相信我们的孩子,接纳他的特殊,支持他的努力,赞赏他的进步。

这场马拉松,一开始是我们带着他,教他,敦促他,逼他哄他往前跑。后来,是他带着我们,坚定刻板地,无知无畏地,却无比快乐地,往前跑。

注:初原的标准译法是“楚元”,但我很喜欢这个山寨的名字,有一种泰然自若的态度。


分享给朋友: 
称呼* 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