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照亮生命的那束光——《天堂的颜色》影评

来源:残障历程   作者:张扬   2021.02.20 11:42  浏览769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视力有障碍的小穆罕默德(莫赫森·拉美萨尼饰)靠声音和双手来感悟色彩斑斓的世界。在城里的盲人学校里,他是最上进、最要强的孩子。放假了,同学们都被父母接回了家,只有穆罕默德还在孤独地等待着爸爸(侯塞因·马赫社伯饰)的到来,终于爸爸来了,他带着穆罕默德回到了乡下的奶奶(萨利迈·菲兹饰)家。能“见”到日思夜想的奶奶和两个可爱的妹妹令穆罕默德非常高兴。

在乡下,穆罕默德找到了童年时的快乐,他用双手抚摸着田园的风光、用耳朵倾听着小鸟的歌唱、用鼻子贪婪地呼吸着泥土的气息,虽然他无法看到这一切,可在他的脑海里,世界是一个无比美丽的天堂。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多年的贫困生活让爸爸透不过气来,他想重新找回精神的支柱,也就是生活的另一半。为了不妨碍自己的好事,他把穆罕默德送到了一个远离家乡的小木工作坊当学徒。得知消息的奶奶心痛不已,从此一病不起。父亲只好到小木工作坊把穆罕默德接回了家。可就在回家的路上,因为桥梁断裂,穆罕默德掉进了河水里…

在小面包出生后的第一年里,作为一名盲童新手妈妈,我每天负责流泪悲伤,而小面包爸爸则默默地在做一件事:他用了大概三个月的时间,每天下班回家就上网搜罗各种跟视障儿童以及视障群体相关的信息。随着对视障群体的了解有所增加,他自己不仅变得更加坚定和乐观,同时也为后来帮助我走出困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就在小面包爸爸搜罗的信息里,也包括了跟视障相关的影视作品,其中一部就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天堂的颜色》。

这部电影上映于1999年,由伊朗著名导演马基德·马基迪执导。马基德·马基迪被誉为最擅长拍摄儿童电影的导演,这部优秀的儿童影片因其主人公是盲童,似乎又带了一些特别的意味。也只有真正看过这部电影,你才会深刻地理解,他到底是如何优秀而不落残障电影的俗套。

这其实是我在时隔三年后,因为被约稿而第一次观看这部电影。看过之后,我也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小面包爸爸没有在当时就把这部影片推荐给我,大概是担心影片中的情感张力和有冲击力的结局给当时的我带去太多的压力。不过,如今回过头看,我倒是推荐家长朋友们观看此片,藉此面对我们心中不可磨灭的伤痛,勇敢面对并与其和解才是最佳方案,否则伤痛不仅时常跳出来作怪,悲剧也将不可避免。

该片用写实的技法讲述了对生活充满热情与希望的8岁视障男孩穆罕默德的一段经历。和其他残障主题的影视作品不同,影片里几乎没有涉及到外界对于残障小主人公的态度,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戏剧性桥段,所有线索和矛盾核心都集中在默罕默德的家庭内部,更确切地说是在穆罕默德与父亲之间。所以影片的内容主要在探讨残障孩子给家庭内部带来的影响,以及家庭给他的影响。

影片开头的三分钟是黑白的,确切的说是漆黑一片,只伴随背景中杂乱的对话。当屏幕亮起后我才发现原来是一群视障孩子弄混了磁带,老师正在挨个播放识别声音,为每盘磁带寻找主人。用这样的开场设计作为以视障孩子为主人公的影片还是很巧妙的,这也让我联想到了“黑暗体验”。大概导演正是希望以此首先给观众一个视觉冲击,从第一视角让大家感受下视障人士所处的生活状态,更自然地引出并确立故事的主人公。

在豆瓣影评上也有说这开场的三分钟是表达了视障人生活在黑暗中的无奈,为影片定下来灰暗的基调。对此我并不认同。明眼人想当然地觉得视障人的世界就是黑暗痛苦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歧视和偏见。所以我很喜欢影片开头伴随黑色背景闪出的那条字幕“你既看得见,又看不见”,这句话更像是说给我们明眼人听的。

影片开场,8岁的穆罕默德,独自在城里的盲校读书。学校放假了,同学们都被父母接回了家,只有穆罕默德还在孤独地等待着父亲的到来。当父亲打电话给老师,请求学校能在假期收留穆罕默德被拒绝后,父亲才最终出现,无奈地接回穆罕默德。至此,影片的核心矛盾显露,穆罕默德的命运走向也成为悬念。不得不佩服导演的简单与直接,根本不给我们任何喘息的时机,就把问题摆了出来。

回到乡下的穆罕默德与奶奶和两个妹妹团聚,影片的画面也终于随着穆罕默德快乐的心情变得明快起来。而且在他的请求下,奶奶还把他送到妹妹所在的学校,体验了普通学校的生活,奶奶和妹妹们对他真挚的爱让人动容……然而这美好而短暂的快乐时光竟成为穆罕默德生命最后的一抹亮色。

整个故事的情节并不长。原来穆罕默德的父亲为了能够尽快再婚,从影片一开始就在想办法如何“安置”穆罕默德这个“拖油瓶”。他擅自把穆罕默德送到木工作坊跟一位盲人雕刻师学手艺。得知消息的奶奶心痛不已,从此一病不起,并很快离世。父亲的婚事随即告吹,他只好把穆罕默德接回了家。可就在回家的路上,因为桥梁断裂,穆罕默德掉进了湍急的河水里,父亲望着这一幕做出了艰难的抉择……

90分钟的影片其实比较适合喜剧的篇幅,但《天堂的颜色》却用这短短的一个半小时讲述了关于复杂人性与生命价值的大命题。看第一遍时,我觉得影片前半程太平实,后半程又进展得太快,甚至用力过猛,结尾的留白也让我这个happy ending爱好者有点遗憾。但恰好是这样的设计让我对影片的很多细节都记忆深刻,并不由自主地想回味更多。

作为一个盲童妈妈,当我看到出演的小演员们都是真正的视障孩子时,会不自觉地想到自己年幼的孩子,想到他将来上学时的情景。我平静地看着画面中孩子们在盲校里学习生活的日常,为老师对孩子们的关怀感到欣慰。然而平静的心情很快就被开场几分钟时默罕默德救起小雏鸟的场景打破,并瞬间泪奔。

穆罕默德在孤单地等待父亲接他时,突然听到了小雏鸟的叫声,他凭借自己灵敏的听觉和手指触感,救起了不慎跌落在树叶堆里的小雏鸟,赶走了对小雏鸟垂涎的野猫,并成功地爬到树上把小雏鸟送回鸟巢。没有想到整个影片我竟然是在这一段贡献了最多的眼泪。并且在看完影片后还不断地在脑海中浮现出这个场景,我不仅被穆罕默德的善良和智慧感动,更为他后来的境遇而痛心,其实他自己更像是一只跌落在地的小鸟,只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帮他回到叫做“家”的地方。

除此之外,影片还以大量的特写镜头、细节影像展示了穆罕默德对周围世界的发现与感受,比如他总是被鸟儿的叫声吸引,并说那是鸟儿在说话,除此之外就是对穆罕默德手部的特写。

伊朗的电影经常带有宗教色彩,这一部也不例外,不论是盲校的老师还是穆罕默德的奶奶都会用主的教诲去引导孩子。比如老师告诉他:“用指尖可以感受上帝的存在,感受上帝的爱”。于是他就真的这样做了,不断地伸手,用心去抚摸各种东西。他抚摸父亲的手,抚摸奶奶的脸,抚摸青青的麦穗,抚摸小溪里潺潺的流水,抚摸小鸡身上的毛绒羽毛,抚摸翻滚的浪花,他甚至还用手去抓车窗外流动的空气。他把任何有颗粒触感的东西都假想成盲文点字,摸着拼读出来,并乐在其中。

虽然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是我相信信仰可以在困境中带给人坚持下去的希望和力量。正如穆罕默德,起初我看到的是他像大多数盲孩子一样,用双手感知事物,寻找快乐,后来我觉得他是在用双手寻找爱,直到片尾那束耀眼的光照亮穆罕默德的小手时,我才意识到其实他是在用双手寻找生命的意义。我也似乎能感觉到,导演想通过他的双手,告诉我们这些观众,其实看不见,一样也能找到生命的意义,我们并无资格怜悯与同情。

影片中,穆罕默德对世界那份纯真和善良着实让人动容,因此带来的反应就是我越痛惜穆罕默德的经历,就越唾弃他父亲的自私和无情。这也正是影片从残障主题角度带给我的深刻思考。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穆罕默德作为盲童,绝对算是很优秀很省心的孩子,但是在他所处的特殊的家庭情况下,他却被视为“累赘”。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穆罕默德的父亲其实也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

穆罕默德的爷爷在他父亲小时候就离世了,缺失父爱的原生家庭让穆罕默德的父亲在自己成为父亲后没有可以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后来因为妻子去世,五年来他又独自扛起生活的重担,牺牲了自己的生活,所以他想再婚重新回归到正常生活轨道的想法无可厚非,他送穆罕默德去木工作坊学一门将来养活自己的手艺也算是合情合理有远见,但以我这个跟他有类似经验的妈妈看来,他错就错在这一切没有以“接纳”作为前提,所以我在影片中看到的就是一个自私无情的父亲。

运营公众号“小面包乐园”这一年多来,我接触到了很多视障孩子的家长,通过跟他们的交流我发现,在养育残障孩子的家庭中,“接纳”往往是很多家长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儿。真正的“接纳”包括了三个方面:接纳自己,接纳孩子,接纳现实。它是让生活回归正常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很多家庭却忽视了这一点,或者说,他们所谓的接纳,其实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包装。还有一些家庭是明知如此却难以践行。

于是很多人会像穆罕默德的父亲一样,把生活的诸多不如意都归咎于孩子看不见这件事上,并对遥远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沮丧与绝望。甚至在群里的育儿讨论中,一些与视力障碍无关原本属于孩子成长发育的普遍问题也被归结到看不见这件事上。虽说世上本没有感同身受这件事,我们也不能对别人的想法概而论之对错,但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为什么同样都养了看不见的孩子,同样是家境不甚富裕或者孩子多重障碍,有些家庭欢声笑语并无异样,而有些家庭却了无生趣甚至解体?从一个妈妈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怪社会,怪政府,怪孩子,不如先怪自己没有把事情想清楚。

从心理学的角度,因为孩子残障带来的诸如悲伤、迷茫、自责、绝望等负面情绪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我们用逃避和抵触的言行去处理这些情绪,就会把巨大的心理能量都花在与现实较劲上。所以我们既要找到出口宣泄情绪,更要认识到面对现实的重要性。当我现在回过头看自己曾经的沮丧与灰暗,已经开始慢慢体会到“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这句话的含义。

如果说马上做到主动接纳确实很难,那么减少负面的言行也是开始接纳的一种方式。影片中穆罕默德的父亲之所以一直觉得穆罕默德会坏了自己的好事,其实就是源自内心的偏见和歧视。他不曾发现穆罕默德对周遭世界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对环境也有着超强的适应能力,或者他并不认为这些是穆罕默德的个人价值,他只看到了孩子的看不见。所以自然对孩子的未来没有乐观积极的预期。很多时候,视障孩子的家长也会不自觉地出现这种忽视孩子生命价值的言行,比如凡事包办、不肯放手其实都是以过度爱的形式去掩盖内心对孩子残障的偏见。而夜深人静辗转反侧时的哭泣与挣扎,同样会传递给孩子,让ta觉得自己是一个错误与悲剧。

如果影片中穆罕默德的父亲能够换个角度看待这一切不如意,能正确地释放出压抑的情绪,这部影片的结局应该是另一番模样。

同样的,如果现实中深陷痛苦不能自拔的残障孩子家长能够从内心想去与伤痛和解,生活也会有新的模样。

最后再说回影片,结尾留白的设计让人们产生两派意见。有人说穆罕默德没有死,因为他的手动了,还闪出金光,仿佛与上帝联结,而且不应该用付出生命这么沉重的代价让穆罕默德的父亲醒悟;有更多的人则认为穆罕默德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帮助父亲完成了自我救赎:就在父亲一番犹豫跳入水中的一刹那,我知道,久违的父爱终于被唤醒。

不论如何,我都希望穆罕默德的父亲和所有残障孩子的家长们能够意识到生命价值的平等,放下心中的偏见,和对未知的悲观,给予残障孩子无条件的爱与接纳。这,应该是这部影片,给予我们这些家长的救赎吧。

正如《圣经》所说: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


分享给朋友: 
称呼* 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