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献给随便那个谁的情诗——《亲密治疗》影评

来源:残障历程   作者:王龙玺   2021.02.20 11:14  浏览833



作为伯克利的本土诗人兼记者,马克·奥布莱恩(约翰·哈克斯饰)小的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致使以后的他只能平躺,而且大部分时间需要依靠人工呼吸器的辅助……马克是一个非常有魅力又很聪明的男人,由于他也有正常的性需求,所以他自然渴望身边能有异性的陪伴——于是,在他38岁的时候,他决定告别自己的处男身,借此来维持和保证生命的完整。 马克需要的是专业的护理人士对他进行日以继夜的照顾,在经过了慎重的思考之后,他解雇了之前他一点都不喜欢的脾气有点暴躁的看护,转而找来了可爱又年轻的阿曼达(安妮卡·马克斯饰),可是他再一次失望了,同时也粉碎了他对爱情美好的憧憬。马克只能向他所在的教区的牧师布兰登神父(威廉姆·梅西饰)寻求建议和帮助,并最终决定寻找一位性辅导师对他进行引导,这样就可以克服他对性爱所持有的焦虑和渴望了——而这样的辅导可不仅仅是疏导他的感情,还有一些身体上的需要。 当马克觉得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之后,他联系到了给人的感觉很温暖且留着一头迷人的卷发的专业辅导师谢丽尔·科恩·格林尼(海伦·亨特饰)——虽然最开始的时候,谢丽尔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够克服马克的问题继而满足他的愿望,毕竟她以前从没有给这种身体机能有残缺的病人做过相应的辅导……但是,在经过了几次会面之后,他们之间却发展出了一段非常特殊的关系,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说,他们即将走上的是一条足以改变他们的一生的生命之路。

五年前我们在性教育课程中引入了一个新环节,叫世界咖啡馆。在一个放松、安全的环境中让参与者分享从小到大与性相关的经历。一开始人们常皱眉:难道要分享性生活的细节吗?为明确目标,我们不断举例:小时候对厕所的好奇、对色情杂志的疑问、看到父母性生活、青春期时对身体变化的烦恼、性梦、第一次心动的感觉,甚至小时候性别的塑造和家庭暴力……在很多案例的分享中大家逐渐想起自己的故事,随着分享的深入,人们又想起更多的故事。

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为“唤起”,虽然每个人经历的具体的故事是不同的,但故事背后那些对于性的感受:好奇、兴奋、害羞、纠结、迷茫、冲动、喜悦、悲伤,都是相同的。表达自己和聆听他人都是治愈的过程,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故事中唤起自己对性的认识,并最终体验到:性不只是属于健康的男人和女人的行为,它是伴随每个人一生,从出生到死亡,从子宫到坟墓的状态。

由于这是一篇影评,前面这些看似无关的内容权且当做伏笔。

由约翰·哈克斯、海伦·亨特、穆恩·布拉德古德联袂出演的电影《亲密治疗》,大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马克欧布莱恩6岁因为小儿麻痹而全身瘫痪。马克后来通过努力上了伯克利大学,因为一心想成为作家,所以在学校主修英语和写作技巧,在毕业后以写作谋生。马克平时躺在一个呼吸舱中,这个装置被形象的称为“铁肺”。根据身体状况,他每天可以脱离铁肺数个小时,依靠携带呼吸器的“轮床”度过。由于全身只有脖子能动,马克需要用嘴叼着一根特殊的棍子来操作电脑写作,当然也需要一个陪护来辅助生活,比如洗澡、读书等等。

马克有一个非常令人讨厌的陪护,在和神父吐槽后,他开除了她,并且招聘了一个新人Amanda。马克觉得Amanda是个美丽的女孩,”to touch, to hold, to kiss”,然后如你所料,他爱上了Amanda,而Amanda也爱上了马克。没错,一个青春靓丽的女孩对一个瘫痪的男人动了情,并且对自己的前男友说马克比他更男人。

因为我并不确定是否懂了的原因,Amanda没能和马克在一起,在去德国读书前,马克质疑她的选择,因为“德国是唯一禁止幽默的地方”。然后Amanda笑了出来,又哭了,说你总是能逗我笑,我爱你马克。这大概是个文化梗,虽然我没看懂,但你一定能懂那种感觉。对了,Amanda最初拿到的招募卡片上写着:诗人兼记者诚征超幽默助理。

后来马克找了新的助理,一天他接到了杂志社的电话,杂志社要做残障与性的报道,邀请马克在当地采访残障人士。于是助理推着马克的轮床,开始了对各种残障人士的采访之旅。这趟采访对马克产生了深远影响,因为他听几位残障人用最直白的话讲了无数关于性的细节,一些听上去还非常古怪,例如“女上男下面对背”式。

马克被刺激到了,他鼓起勇气给残障与性中心打了电话,找到了一位性辅导师——雪若。简单来说,这位辅导师会和她的辅导对象发生6次性关系,每次2小时,来教他探索自己的身体和性。如果你是第一次听说可能会问,这和性工作者有什么区别,这也是马克的问题。雪若的回答是,性工作者希望再度惠顾,但她是来帮助马克了解自己的性欲,并可以在未来和自己的伴侣分享。

接下来就是6次的细节了,听上去像AV一样,但我保证如果你看到原片,可能会觉得好奇、觉得温暖、觉得有趣,但是绝不会冲动,你会和马克一起展开探索。每次雪若都会先从谈话开始,聊马克的生活、平时的感受。前几次马克都很快就射精,并且在辅导前的夜里,和无数男人一样,翻着一些手册,了解性是怎么回事,然后进行猜想,以至于觉得将阴茎放入阴道太危险,因为太大肯定放不进去。这个过程就像一个人生病之后在网上查询然后怀疑自己得了绝症。所以雪若说,不要道歉,但求你也别再看那些愚蠢的性爱指南。

第四次之后,雪若以上位成功的吞下了马克的阴茎,两人躺在床上,马克问:以后会发生什么,如果两人彼此依恋,会有什么情愫?雪若说他们可能会写诗,会做爱。马克问然后呢,雪若答nothing or everything,由两人协商,沟通,可以停留在恋人的爱慕,也可以把事情弄拧。像多数人一样。突然马克预感到一种悲伤,就在第四节课之后突兀地选择了结束辅导。

雪若镇静地回到了车里,助理突然追出来,说你忘了拿钱,雪若突然就哭了出来,握着助理的手,两人对视然后道别。坦白讲,这段虽然我觉得懂了,但不知道如何形容,或者说说不出什么道理,譬如这是一种盛大的苍凉的心境,或是面对情欲的专业戒断机制,我只能说,我感受到了雪若的心情。

后来因为一次事故,马克被送进了医院,一位女医生苏珊出现了,马克用自己的幽默和真诚打动了她生命里第三个重要的女人。离开医院的时候马克问“你结婚了吗,有男朋友吗”,苏珊说没有,马克于是说那么请尽可能常来看我,以及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我不是处男。苏珊笑着看着他走了。有时候,撩拨人心就是这样一个浪漫的瞬间。

影片到这就差不多结束了,从后续的独白中知道马克和苏珊也相处了一段时间,49岁时马克去世。亲朋好友为他举办了葬礼,三个他爱过也爱过他的女人都到了现场,铁肺终于停止了呼吸,马克永远地离开了她们。

还想多说几个细节以及感受:

雪若作为一个性辅导师,有自己的老公和孩子。老公也非常清楚的知道雪若的工作,夜里,雪若讲了马克的事情,丈夫一边亲吻她一边说你真是个圣人。但是后来丈夫发现马克寄来一封信,最终忍不住拆开而被雪若发现,两人因此争吵,雪若说:你不该拆我的信。晚上丈夫回到屋里给雪若道歉。雪若说:其实你不用道歉,我从你的角度去想也能理解。两个人不是在打嘴炮,是真的和解了。

我特意挑这段是因为,在做性教育的这十年中,如果让我给别人一句话的建议,我会说生活是连续的潮涨潮落,不要把它割裂开来观察情绪的碎片。我发现很多人在评价他人生活时会基于一个片段,譬如在一般的认知中拆别人的信是一种侵犯,如果撕裂开看,一个女孩的男友拆了别的男人写给她的信并扔到了垃圾桶里,我一定会建议赶快分手。可是生活是复杂的,生活远远大于理念,我们需要把关系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来观察和体会,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而关于残障,电影中传递了一种非常,非常平凡、朴实的观念。马克躺在轮床上和雪若在露天咖啡厅喝咖啡,两人一起去汽车旅馆,Amanda推着马克在街上买衣服,服务生给马克加了一个台子方便马克喝咖啡并提醒他很烫,可以等一会再用吸管。最有意思的是Amanda和男友郊游的时候也带着马克,男友看着一对情侣亲吻狂吃口粮,同时Amanda还和马克卿卿我我,他大概是整部电影中最悲剧的人物了……言而总之,任何一个片段,放在我们的社会中都会引人驻足,然而我们得承认,世界上真的有一些地方,残障人生活的就是如此平常,如此平凡,也如此,幸福。

雪若第一次见到马克,帮他脱衣服时,因为不熟悉弄疼了马克的胳膊。马克大声的叫喊,喊停,喊圣母玛利亚并让她小心。雪若顿了一下,说:“马克,我会对你格外的小心,我不想弄疼你或弄伤你,但你对我大喊的时候真的一点都不性感,懂吗?”

马克看着她说,我不会再吼你了。

什么是平等?我想这就是平等。我们总是会对身边的残障人格外小心,这没错,但是一旦他们做错了事,或是让我们不高兴,也需要直接的表达,就像我们对其他人一样。人们面对残障人的错误通常会选择隐忍,原因是觉得他们可怜。很多残障儿童,特别是心智障碍的孩子,就是因为父母觉得他们可怜,所以不对行为有任何限制,更不会想办法进行沟通,于是他们的行为会变得乖戾,以至于产生容易伤害他人的刻板印象。我想这并不是与他们相处最好的方式。因为在残障之前,他们首先应该是一个人。

在我的记忆里,电视中,节目里,一旦有残障人出现,总是带着一种悲怆的、激励的、不向世界低头的样子。当然,也不可能有性的样子。我相信他们的精神并为其鼓掌,但我想,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残障人和其他非残障人一样,也不想奋斗不想努力不想勤奋,只想过平凡普通的生活,有一份稳定普通的工作。所以,当我在《奇葩说》看到视障人蔡聪出现时,觉得我们终于等到了一位“正常”的残障人,他没有满腔热血与命运抗争,感受不到巨大的负担、志向,只是轻松地站在电视前讲话,有时还带几句诙谐和调侃。

以上的话讲完,终于到了我最想写的内容。

《亲密治疗》这部电影对我最大的唤起其实并非残障与性,虽然这是个重要的话题,但我始终认为残障与性还是有点把性的所属割裂成某个群体的事情。

6年前我和耐克公司一起工作,它们的一本足球手册上,设计人员画了很多踢球的水印,都是健壮的男性。耐克公司回复说这个设计与耐克的理念不符,因为运动不只是属于健壮的男人的,足球也不是,于是要求设计公司在上面画了一些老年人、小孩和女性。耐克的同事告诉我,耐克有一个理念是:If you have a body, then you’re an athlete,这句话大致可以翻译为,只要你活着,你就是运动员。

那次设计给我上了很深的一课。在大理念上,与我们做性教育,和探讨残障,完全吻合,不需要把人们分成各种类别,正如我们不能在LGBT后不停的增加QIAS直到26个字母填满,而是要告诉大家每一种人,每一个个体都应当享受平等的权利和空间。人们总是潜意识觉得群体的差异大于群体间的个体差异,其实真的不是。残障人和非残障人的差异要远远小于两个群体之间个体的差异。好吧,这又是个很大的话题,暂且不去讨论。我想说的是,真正重要的不是残障或非残障,而是对人,每一个人来说,亲密的价值。

在最近两年的世界咖啡馆中,我们修改了方案,除了分享故事还引入了一些问题,其中非常有趣并引发广泛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分享一个在你所有性和亲密经历中让自己感受最好、最刺激、最温暖、或最浪漫、或最安心,总之最难忘和印象深刻的片段,这个片段可能和性高度相关,但也可以是边缘性的,比如亲吻或拥抱,但一定是基于情欲、伴侣间的,而不是亲情和友情的亲密。

出人意料的是,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充满了迷茫,并非他们不理解,而是回忆不起来这样的时刻,甚至很难被相似的经历“唤起”,反而引起了一种渴望。另一些人首先回忆起的并不是性高潮,而是类似噩梦之后被伴侣拥抱、喜欢的人在耳边唱歌、久别再见时的亲吻。如果严谨的考量,这并非科学抽样得出的结果,也不具有统计学的代表意义,只是在实践中的一种观察,那就是:人们享受,和主动寻求亲密的能力,竟是如此的稀缺。

整部影片中,雪若吞没马克的时间只有几秒(根据片中所述后来雪若让马克在里面多放了一会),而真正让马克喜欢的,是肌肤的触摸。从马克的头发到身上,雪若手指一寸寸的划过,拿着马克的手感受胸部,以及那些畅所欲言的谈心。

亲密是能治愈人的,它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没有理性的分析,只靠亲密本身,让人体验到美好的感觉。在世界咖啡馆中有个女孩说,她和一位男生睡过一夜,两人只是亲吻,拥抱在一起,安静的聊天。第二天起来她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就像身体的伤疤都结了痂,绵绵的被子盖在上面,自己恢复了。

我一直相信,性和激情是人们本能的追求,但比激情更深层次的需要,是性背后的亲密,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伴侣之间不想用安全套,性工作者不会和嫖客接吻,失眠时希望有人从背后环绕的原因。影片的英文原名叫《The Session》,不知直译是否可以翻成“那一课”,由雪若带领马克,共同去探索身体,探索亲密,探索那种温暖的、舒心的、冬天绵绵的毯子盖在身上的“那一刻”的感觉。

影片快结尾的时候雪若去接受了洗礼,引领者告诉她需要脱光衣服进入一个水池,引领者说你赤身裸体很自在。有时新娘会和母亲一起来,不断问“非脱不可吗?”“能穿着吗?”她们从未裸体,她们站在水池边缘,只有自己相伴,没有什么需要隐藏,这就是你的身体,这是神为你打造的身体。说完之后雪若跳进了水池,在水中她回忆起最后一次课程离开前,她拿着一面大大的镜子,让马克看到了自己几十年没见过的身体,对着他说,这就是你的身体。

还记得马克写给雪若的那封信吗,信里是一首情诗,在马克的葬礼上,苏珊读了这首诗,诗的名字叫“献给随便那个谁的情诗”:

让我用文字轻抚你,因为我的手犹如空手套般瘫软;让我的文字掠过你的秀发,抚过你的背部,轻搔你的肚子。因为我那犹如砖块般虚晃的双手,并不理会我的心志,也坚决不肯,完成我内心最深处的渴望;让我的文字进入你的心,让它们高举火把,请欣然接受它们进入你的身体和心灵,我的文字便能轻柔爱抚你心深处。

虽然我把电影浓缩成了一篇超短篇小说,但刻意避开了一个主要人物和他的情节,就是教堂里不赞成婚前性行为的神父。影片中神父和马克有很多段对话,并且从始至终闪耀着美国式的幽默。

马克出院后,神父去看他并且准备了一篇非常有意思的“little speech”,题目是爱的意义,演讲的开头是:爱是一趟旅程。后面是什么?就当作影评的彩蛋,读者自行去电影中寻找吧。

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想特别提醒:据说,这部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纪念着马克·欧布莱恩,神父,Amanda,雪若,苏珊,和每一个寻找亲密的人。


分享给朋友: 
称呼* 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