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我所经历的“领土分裂”事件

来源:《有人杂志》   作者:谢建建   2014.04.14 11:27  浏览2163
摘要:2010年7月初,为了给五年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一行五个老盲同学,也学起了文艺范儿,决定来一个毕业旅行。目的地,是世博会举办地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际化大都市,这里对残障人士的接纳程度相应的也应该很高。但刚到上海,就遭遇了“领土分裂”事件……


按照0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里的第N条规定,作为持着红色小本本的老盲,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但是我们到上海的第一天就在地铁站被惊到了。

我们一帮子老盲按惯例在地铁站里绕了绕,找到进站口旁边的人工岗亭,掏出老残证晃一晃,就要拉开门自己进去。以往皆是如此,因为即使是低视力也不太容易准确地透过能够防火防盗防流感的玻璃找到里面的工作人员具体所在。工作人员见多了老盲,一般也知道他们敢于独立出行,进站找地铁上车的能力还是有的,也不大管这事儿。

不过这一次,我们刚拉开闸门要往里走,便听到了凄厉的呼喊与嗒嗒如烈马狂奔的高跟鞋敲地声从身后呼啸而来。

对于该工作人员的敬业,我们自然是可以理解,便很配合地举起手中证件。孰料她在看了一眼我们手中的红本后,仍旧语调尖厉地吼喝,问我们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


那是2010年的夏天,当时全国开始改换第二代残疾证也没多久,不认识红色本本是盲人专用残疾证的情况,也确实存在。对于平日里没有少遭遇乘务人员盘问的我们来说,亦可做到宠辱不惊,心平气和。既不会因为掏证引来的异样目光感到窘迫羞愧,也不会因为对方的态度不好而以怨相回。

于是我们颇有耐心地告诉那位身穿制服的高跟MM,我们手里拿的是盲人证。

制服高跟MM闻听是盲人证,语气顿时缓和下来,不过还是有些疑惑,拿过我们手中的红色小本本仔细端详。岂料我们一口气尚未松下,耳边又响起机枪扫射般的喝斥:

“你们这拿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这个是不可以免费坐我们的地铁的,只有上海的盲人证才可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我们五个老盲面面相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面对着得意至极的制服高跟MM,只好很是客气地再次询问她刚才说的是啥意思,以免我们听错了产生误会。

制服高跟MM挥舞着手中的红色小本本,仿佛是站在广场上觐见伟大领袖的红卫兵,神圣而庄严地又重复了一遍——我们这个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证件不好使,乘坐他们上海的地铁必须使用上海的盲人证。

不得不承认当时我们真的震惊了。倒不是因为不让我们凭证免费乘车,而是这个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上海之说法。


说实话,以前也有碰到不了解情况或者本省市政策落实不到位而导致乘务人员拒绝我们持证免费乘车的,这个完全可以理解。可,这位MM,她TMD是违宪了吧!还是妄图分裂国家!

所以,我们在震惊数秒之后,也不管在公共场合大声嚷嚷会不会又让许多人觉得我们是在给视障群体抹黑,将这位制服高跟MM围起来,质问她是什么意思,凭什么我们生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行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我们手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证件不好使?

我们揪住这个词儿不放,内心其实也是在暗爽。平日里如果碰上硬不讲理就是不认残保法不让你免费乘车的,还真是没什么办法。人家一句这证不好使就把我们像苍蝇一样打发了,比城管对付小贩要轻松得多。可这回,你谈法律我们就跟你谈法律,你耍流氓我们也跟你耍流氓。

制服高跟MM显然还没明白自己话语里的毛病,或者说作为大上海的一份子,她已经习惯了如此地去跟外地人沟通,根本不会理解我们究竟想表达什么,依旧强调着上海的地铁只认上海的盲人证。

我们作为四有新盲,自然是要讲文明讲道理,不可以随便动用武力。只好和她僵持在那里,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之中,很快就引来了大批人围观。

制服高跟MM纵然是身有两张嘴,也架不住我们狼多还会分工协作。跟她理论的继续理论,向围观党解释的更是唾沫横飞。于是乎,很快她便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想必,涌入大上海、为它的GDP做着贡献、却在户籍政策下饱受歧视的人们,也是想趁机发泄一下吧。

自然,这个时候需要出场的就是永远会是姗姗来迟的领导,而领导当然会有领导的智慧。问明情况,大手一挥,这次放行,下不为例。围观者速速退去。

领导都出来了,我们当然要给点面子,也不再不依不饶,一面称谢,一面迅速闪人。至于下不为例,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还要在上海呆五天呢。

不过接下来的几天,并未总是碰到这种情况,偶尔有注意到我们使用的不是上海市盲人证的,也只是说句下次不可以,然后就挥手放行。大抵是世博期间人流量太大,没闲情跟我们扯皮吧。

但最后一天我们准备离开上海,坐地铁去火车站,准备出站时,那个熟悉的语声语调再度响起,简直成了我们后来的梦魇。

这一回,嗒嗒的高跟鞋声后,紧追而来的话语有所不同。

“站住,是谁放你们进来的!”

对于这位制服高跟MM执着地坚持规则的行为,我们只能表示深深地慨叹与理解。当然,因为要赶火车,我们不想再一次多做纠缠,只好假装没有听见,加快脚步,飞速地跑到闸门边,迅速拉门,鱼贯而出。有一位同学还非常好心地将门关上,并冲着已经追上来的制服高跟MM挥手作别。

“美女,我们知道错了,所以我们赶紧又出来了!拜拜啦。”

这些年过去,我没有机会再去过上海,但时常听到有外地盲哥们去上海坐地铁有着和我们相同的遭遇。同时我们又了解到,上海的盲人,早就可以参加单考单招,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在融合的环境里学习,但外地盲人无法参考。

确实,很多人都说上海的服务好,有商业精神与规则意识。但一个商业味道过重的城市,再尊重规则,可有个前提我们不能忘记了——谁有能力制定规则,规则又是为谁而定。

分享给朋友: 
称呼* 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