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旧物藏新意——美国社会企业Goodwill初探

来源:《有人》杂志   作者:骥鸥   2014.03.18 13:02  浏览776

又到一年春节时,都说新年要穿新衣裳,那咱有没有考虑过旧衣服的感受?大家都是如何处理它们的呢?扔了怪可惜,继续穿不够潮,送人吧还得费劲找身材相似的朋友……在美国,一个叫Goodwill Industries的机构通过对旧衣等生活旧物进行二次流通,为有需要的群体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新鲜吧?

说新鲜,其实也已经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十九世纪末,波士顿的埃德加·赫尔姆斯牧师目睹大量新移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想到一个点子:他拿着帆布袋子,在富人区挨家挨户收旧物,然后雇佣失业人士——甚至是常人认为无工作能力的人士——来整理和销售旧物,让他们能自食其力。该行动从1902年开始,1915年得名Goodwill Industries(中文可叫作“善念机构”)。时至今日,Goodwill已经是美国五大非营利机构之一。它以联盟方式运作,在美国和加拿大有165家互相独立的社区机构,在委内瑞拉、巴西、乌拉圭等国家有13个分支机构,全球共有2700个零售商店。

今天,Goodwill已经不再需要牧师到处“化缘”。人们会主动把生活旧物拿到社区附近的零售店,一般的物品经过整理后直接上架出售,或者在不同区域之间流通。状况稍差的物品或者成批的商品会拿到批发店(也就是咱们说的“奥特莱斯”)出售。而名贵的二手物则会放到他家的拍卖网站shopgoodwill.com或著名的电商Ebay出售。走进Goodwill零售店,你会发现琳琅满目的衣服、餐具、摆件、书籍、自行车甚至小汽车……只要你会淘,很可能发现名牌衣服,商品状态良好而且价格超便宜:一件CK的呢子大衣,全新时在百货商店要卖150美元以上,而在Goodwill可能只需三四十美元!

你可能会说:要自己把旧物搬到商店那么麻烦,还不如扔到垃圾桶了呢。而且旧衣服来路不明,我都不会穿,美国人会穿?其实,捐赠和购买旧物靠的不仅是人们的“善念”,还有制度的支持。在美国,捐赠物资是可以获得税收优惠的。你捐了多少钱的物资,Goodwill就会给你开具相应的捐赠收据,相当于捐赠金额的收入就会在次年报税时获得免税。既然有税收优惠,法律就要求捐赠的物品必须至少是“良好”的状态。Goodwill收货员会对赠品作鉴别,不能卖的物品都不收,一些物品(如床垫)出于卫生考虑一概不收。这样一来,买旧货就自然有品质保证。而且在美国,古典的衣服、家具等永远是时尚,所以不仅穷人买旧货,很多富人也喜欢淘旧货,希望从中挑到古董哦!

那么,卖旧货得来的钱是如何帮助有需要的群体的呢?Goodwill相信工作能实现人的价值,始终以“授人以渔”的方式来服务残障人士、单身妈妈、退伍军人、有犯罪记录的人士等群体。当一个人带着需求走进Goodwill的地区办公室时,生涯咨询师会与被访者面谈,收集评估他/她的背景、工作经历、技能和兴趣。并根据这些信息向其介绍就业市场趋势和机构中相关的项目,如计算机、出纳、销售等培训。培训之后,Goodwill会向服务使用者介绍对口工作,而机构本身庞大的销售网络也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Goodwill还积极联系政府和企业承接外包工作,从文件复印/碎纸、商品包装、食品加工到保安,工种繁多。另外,从培训到应聘、就业的衔接过程也不容忽视:Goodwill的咨询师会为服务使用者审阅简历、提出修改建议,教他们如何穿着得体以及在职场中与人交流。这些举措可以弥补社会、文化资本缺乏或心理社会障碍给特殊群体带来的弱势,使他们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且为方便服务使用者就业,Goodwill还联系当地的社会福利组织为残障人士提供交通服务,或为单身母亲/父亲提供儿童照料服务等。如果这些还不够,如果你远离机构网点或不愿面谈,你还可以上网向就业辅导师和社群取经哦!

2012年,Goodwill的收入超过48亿美元,其中82%的收入直接用于各种职业培训和支持计划。共计8300万人次曾向Goodwill捐献物资,超过300万人曾得益于Goodwill的职业训练项目,其中21万人通过这些项目找到了有意义的工作。Goodwill本身的11万多名雇员中,3万名是残障人士。这在残障人士失业率接近八成的美国,是个不小的成绩。比如曾经从事仓管工作的Veena,15年前因工伤无法再从事体力劳动,还要独力抚养两个孩子。生活绝望之际,她接触到Goodwill,接受了电脑操作训练,在机构当了半年志愿者后被聘为出纳员。而且当她因为背部手术需要离职9个月时,机构还为她保留工作,欢迎她康复后重新上岗。正是这些个案使Goodwill自豪地宣称,每个工作日中每33秒就有一个人通过其帮助找到好工作。

一件小小旧衣竟能如此利己利人。这个节日,我们一起来想想如何变废为宝吧!

分享给朋友: 
称呼* 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