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爱融乐】中美两国教育亲历之转衔服务
在美国的时候,我儿阿务(心智障碍)经过专家的评估后有了一份自己的个人教育计划(IEP),然后就开始了5年的高中生活。
阿务被安排在一个普通的高中里,全校有1800名学生,他上的是学校内一个特殊的项目。按照个人教育计划,他虽然是读9年级,但是数学课还是学习20以内加减法。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水平和IEP制订的目标,为他们组织课程。个人教育计划中包括他与非残障学生的时间都得到保证,如每天中午在食堂就餐时间,上体育课或是合唱课等。在他与其他非残障学生一道上文化课时,比如英语课,就是他与其他从国外新转到美国的学生一起上,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个老师坐在他边上支持他。其他课,比如体育和音乐等,如果他自己能独立,就没有老师单独跟着。他班上也有特别爱跑动的学生,或是坐轮椅的,或是自己没有语言、行动能力的学生,都会有专门的教师助理陪伴或支持。
这就是我们需要的融合教育。在普通学校里给特殊需要的学生个别支持。
阿务到美国的时候就已经15岁了,按照当地法律,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从14岁开始就进入转衔期,即从学习向就业的转衔。所以他每天上的7节课中有一节是关于工作的内容。随着年级的增长,就业的课时不断增加。他工作的地点都是真正的就业场所,如第一年,他在食堂做披萨饼,他的任务是将辅料放到面上面,还有将大罐头内的食品放到小盒内,因为买的时候是一小盒一小盒的。后面的几年,他在学校医务室,多媒体图书馆都工作过,他的同学还有去超市的,我常常在买菜时看到他们。工作时基本上是有老师带领,熟悉后就自己工作了,但是老师会常去指导。按照法律,这些特殊学生可以在高中上到21岁,所以,从14岁到21岁,转衔期可以长达7年。而对于心智障碍学生,没有转衔期和转衔服务不是完整的教育体系。
事实上,普通学校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确实要投入金钱、人力和时间,但是从经济账来算,融合教育还是比单独建立一个特殊学校要省钱。从整个教育质量理念来说,融合教育的好处就是特殊学校隔离状态所无法比拟的,首先对特殊孩子来说,教他融入社会的最佳方式是让他在真实的社会环境里,与同龄人共同成长。其次,对于非残障学生来说,让他们从小接受不同的生命形式,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学会关爱,实现教育的更高层次,即素质教育,是学校和社会义不容辞、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组织,鼓励普通学生和他们身边需要帮助的特殊学生互相帮助,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来自融合国际前主席戴安理切乐Diane Richler:
“Working For Inclusive Educationmeans Working For Quality Education For All”真正的融合教育意味着使所有接受教育者享有高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