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路】强与弱的转换

作者:金玲   2013.11.14 16:42  浏览1878
摘要:每个强者,都不是天生的,他们之所以强,是因为有机会去经受磨砺,而弱者之所以弱,是因为他们是温室里的花朵。

我是一名低视力,上幼儿园的时候,视力还有0.6,老师们也只是认为我是斜视,并没有把我和盲人联系起来,更没有粗暴地建议家长应该把我送进培智学校。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视力一直都在下降。从小学时的0.4,到高中时的0.2,阅读速度也直线下降,直到上大二时下降到了0.03,我再也看不清印刷体了,更何况手写的汉字。

从小到大,我身边的人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弱者,除了学习,什么事情都不会让我做,一来他们总认为我不方便,二来也是根本不信任我能做好。久而久之,我也就习惯了,成为了班级大扫除时,唯一一个可以站在走廊吹风的人,自然我也从来都不是众男生心中的女神。

坦白讲,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被别人看扁,但那时候真是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做。每每你想为大家做点什么的时候,人家一句“你看不见”就直接让我哑火了。直到大学时因为无法看清印刷体,多方打探下才接触到了盲文和读屏软件。当时的我兴奋异常,发现自己终于可以和健全的同学一样,上网,看新闻,看电影,听歌,聊天,查找资料,还能帮助老师做一些事情。但,在健全的同学堆里,老师仍然不信任我。并且长年不锻炼,我的能力其实也挺弱的,几次尝试也都以失败告终。

2010年的时候,我和2位全盲的同学一起参加一个在印度为期1年的社会企业家培训。我们是在首都机场坐的飞机,机场工作人员理所当然地把3个人的登机牌全都给了我。一路上,我成了我们这个小团队的主要负责人,当时我就很感慨,如果我是和一位健全的同学一起坐飞机的话,工作人员根本就不会询问我,而是直接让健全的同学来照顾我。这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优越感,我再也没有感觉到自己是一位弱者。

在印度,我们班一共有28个人,其中26个都是视障人,我们像健全人一样组织活动,设计海报,制作环保布袋,邀请社区里的人来参加我们的展览,去其它机构实习……我们忙碌着,并乐此不疲。

而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起初的那种优越感在一点点消失。

因为很多全盲的同事和同学都非常地独立,他们可以独自到很远的地方出差,旅行。他们可以独自炒菜,整理家务,照看孩子,他们可以像很多健全人一样每天乘公交,换地铁,到单位上班,他们可以做广播,写文章,他们甚至可以比大部分健全人还要好的英语跟外国人交流,…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有远远多于困难的方法,让我惊叹之余,又十分惭愧。因为一直以来,我竟也用健全人看我的眼光在看待他们。仔细想来,这跟家长老是觉得孩子是弱者,老是过度保护,导致他们最后进入社会时能力低下,是一样一样的。

可,每个强者,都不是天生的,他们之所以强,是因为有机会去经受磨砺,而弱者之所以弱,是因为他们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我想,我们视障人,需要的,应该不是保护,而是信任与锻炼的机会。


分享给朋友: 
称呼* 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