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不远千里来到预科班的举办地南京,大多数甚至都是第一次自己乘坐火车或飞机,为的就是学习独立出行、计算机等技能,通过各类社团以及综合课程的学习增长见闻,更好应对未来的大学生活。
金盲杖视障大学生预科班,是国内首个帮助准视障大学生更好应对未来的公益训练营。项目营员以即将步入大学的视障高中毕业生为主,涵盖部分有需求的在读视障大学生。
预科班通过“独立出行”、“科技赋能”、“青春沙龙”等技能提升课程,帮助从小被隔离在主流环境之外的视障学生学习并掌握主动应对大学融合学习生活的挑战。
透过“认识自我”“生涯规划”等课程,打破对视障的刻板印象带来的人生束缚与局限,敢于相信并探索自我未来的更多可能,在视障青年的心中点亮希望之灯,让更多视障者“看”见未来。
本届预科班由中国盲人协会指导,上海有人公益基金会、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联合主办,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无障碍图书馆、中国盲文手语推广服务中心承办,黄奕聪慈善基金会资助,金盲杖团队提供课程研发和技术支持。
2022年7月29日到8月6日,来自江苏、福建、山东、内蒙古、新疆等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20位视障准大学生参加了本届预科班。他们不远千里来到预科班的举办地南京,大多数甚至都是第一次自己乘坐火车或飞机,为的就是学习独立出行、计算机等技能,通过各类社团以及综合课程的学习增长见闻,更好应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其实有些学生来之前也曾犹豫过,和会务组联系说放弃这次机会。经过深入交流后,得知原来是担心只身出门的未知和不确定。预科班的导师和他们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并给予了最大程度的肯定和鼓励,最终,他们都冲破了自己内心的禁锢,来到了南京,成为了本届预科班的一员。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不由得感慨,勇敢走出家门的过程,是本届预科班给自己上的第一节课。只有真正的参与、体验、感受,才会发现原来在预科班中收获的,不仅仅是技能和见闻,更是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以及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同路人一起,找到属于自己的无尽蓝海。
2022年7月29日:预科班营员从五湖四海相聚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图片: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校门
四人间宿舍、独立卫生间,良好的入住环境让许多学生都印象深刻。晚上的破冰,大家从陌生到慢慢熟悉,嚣张、培根等昵称孕育而生,轻松的氛围消解了同学们来时的局促。

图为:同学们聚集在礼堂参加开营仪式(4图)
第一次拿起盲杖,同学们开启了属于自己独立出行的历程。
图为:同学们手执盲杖排成纵列走在街上
残疾人权利公约的交流分享,印象深刻的实景辩论,让视障同学们懂得了如何有策略的争取自己的权益,也让非视障的志愿者们了解了视障人士的需求所在。课程临近尾声,笑称让同学们“十天打通残障意识”的蔡老师忽然闪现。
在线下预科班开始13天前,线上的残障意识课已经和同学们见面。今天下午的课程,完美的呼应了同学们过往十几天的学习。
青春不迷茫,说性不可怕。当同学们直面残障、恋爱、生活、学习等诸多问题的现实情况,当大家达成了残障只是一个特点的共识,当同学们了解了过往一知半解的生理知识,一切好像没有改变,一切好像又变得不一样了。
路标与线索的学习,让同学们不仅熟悉了校园环境,还掌握了实际运用的方法。

图为:同学们在教室内、在树荫下、在街道上熟悉并运用独立出行的方法(3图)
计算机的基础学习,给了每个人一把新的钥匙,有些人了解了键盘、键位,有些人掌握了屏幕阅读器的使用。
图为:计算机教室内同学们认真学习
咖啡社传来了阵阵浓香,那是老师和同学们练习手冲咖啡的印记;

图为:咖啡社团老师带领同学们手冲咖啡(6图)
乐高社营造了全黑的环境,让视障同学和志愿者一起协作拼成一架飞机;
图为:同学们和志愿者协作拼乐高(5图)
彩妆社细语潺潺,那是视障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从打粉底开始化出精致的妆容;
图为: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感受彩妆的魅力(6图)
剧本杀社欢笑一片,每一位玩家在游戏和推理中开启无限的脑洞。
图为:剧本杀社团,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跟着剧本“嬉笑怒骂,皆成文章”(3图)
2022年8月1日至4日:同学们在悄无声息中完成蜕变
学长面对面、信息技术与辅具、导航与公交、商场任务实践……转眼间,四天的时间匆匆而过,每个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收获与感触。更多的实践和体验,让同学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向往。2022年8月5日:完成终级考核,遇见有勇气的自己
通过一上午的职业规划,同学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未来方向。下午同学们以总统府为起点,开启了预科班的终级考核。
图为:同学们各自的终极考核打卡照片(多图)
回到南京特殊教育学院的每一位同学,疲倦又兴奋地讨论着一下午的见闻。晚上的复盘,分享经验之余,大家都给予了彼此最真挚的支持和祝福。2022年8月6日:结营仪式,聚似一团火,散似满天星
第五届金盲杖视障大学生预科班闭营仪式,上海有人公益基金会在南京特殊教育学院设立“视障高等融合教育支持实践基地”,举行了庄重的授牌仪式。

图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谭校长和上海有人公益基金会郑莹秘书长授牌结束后,两人分别站在牌两边鼓掌的照片,后面大背景上写着“揭牌仪式”
每一位学生走上了红毯,领取了金盲杖徽章,在出营宣誓中呼应了自己在来到预科班时的期待。大家的感言中,有感谢、有感动、有不舍,更有对未来大学生活的向往。下午,同学们陆续返程。大家在群里道别,约定着未来相见。

图为:导师和同学们站成一个弧形,各自伸出盲杖指向中心

图为:同学们在前面走着,志愿者伙伴在后面默默的跟随(3图)
九天的朝夕相处,让残障与非残障伙伴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大家不仅仅是学员与志愿者的关系,更是可以促膝长谈的好姐妹、好兄弟。有的志愿者表示,活动中冒着炎炎烈日出行虽然比较辛苦,甚至也曾有过抱怨和委屈,但当看到学员们完成了任务获得了自信,自己也由衷地替他们感到高兴。
预科班结束几天后,很多同学都收到了自己心仪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大家在朋友圈热切地分享,配文里有着各式各样的愿望和期盼。大家想努力的学习自己的所选专业,想未来考研继续深造,想自由的参加各类社团和其他同学一起狂欢,想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等等。第五届金盲杖视障大学生预科班的每一位学员,未来可期,万事胜意!第五届金盲杖视障大学生预科班的每一位导师和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