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
点击播放按纽,可观看视频,视频时长7分25秒。
大家好,我是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一位大三的学生,我叫黄奕芸,现在我在福州的一所高中实习,当语文老师。
我的一个舍友在小学实习,她有一天回宿舍的时候就跟我吐槽说“我们班里有一个自闭症的同学每天都要求我做事情,一直大呼小叫,我觉得他非常地没有礼貌。”
我听到了我的同学跟我说的话之后解释说:“其实,不是这个样子的,是因为自闭症人士他们的听觉系统比较敏感,他们又特别不会察言观色,所以他们在有需求想要请你帮助的时候可能就表现的就会比较激烈一点,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礼貌。”
我的舍友听到我这么说以后就觉得非常地奇怪:“你怎么知道这些?”我回答道;“我会知道这些完全是因为我也有一个自闭症的朋友。
我的这位朋友叫小然,我们之间的故事不是特别长,大概五年,也不是说只局限于我们两个人之间,而是一个集体,叫做15班。
高一的时候我跟小然还不是同班,我们是等到高二文理分科的时候才分到一起的,当时我们整个班的同学知道小然要来都非常地好奇,非常地兴奋,因为我们高一的时候,学校就已经进行过研究性学习,其中就有研究关于自闭症的课题。
那个时候,小然的妈妈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她跟我们介绍说:她的女儿——小然要过来和我们一起上课,是随班就读。
当时我们整个班都非常地激动。小然的妈妈告诉我们自闭症人士通常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还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小然的这个“星球”上的一些故事。
小然开心时会晃一晃椅子,心情低落时会突然“痛哭流涕”,她希望地球每一天都在过春节,她会不厌其烦地问你同一个问题,她会在铃声一响就立刻站起来“逃离”教室......
小然很害怕听到“还剩*分钟”。老师们又很习惯说“好,还剩下十分钟我们讲一下这道题”,于是班里就有同学写了张温馨提示的小纸条贴在讲台上,提醒老师们。
小然虽然是随班就读,不参加我们的考试,但我们语文课的课前演讲,小然没有一次缺席,即便演讲的主题永远是她挚爱的Kimi&JOJOE。
学校举办的班级合唱比赛,小然也跟着我们参加,她是台上唯一一个拿着稿子唱歌的人,却又是那样认真地跟着旁边的同学走位、做动作....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是我们在遵守小然那个“星球”上的规则,但后面我们慢慢地发现:其实,小然也在顺从我们的规则。
小然在上课的时候,一激动就会大叫。以前,小然的妈妈从讲台上面走下来安抚她,她才会安静下来。后来,同学只要转过去对她“嘘”一声,她就会马上安静下来。这是让我觉得,小然慢慢地在成长的一个故事。
时间就那样偷偷地溜走了,一晃到了高三。小然也跟着我们来老校区上学了,教室门边最后一排永远有小然的位置。
小然不再像高二那样每天都来了,小然偶尔缺勤的时候,班里总有人问小然的妈妈:小然呢?都高三了还敢“旷课”!
小然一直都是一个人坐在后排,到了高三,小然的同桌位突然火了起来,几乎是一天换一个同桌,可谓是铁打的小然,流水的同桌。
那时候,书桌里练习册和试卷堆得满满当当,课桌上唰唰的笔声此起彼伏。小然偶尔情绪上来了,哭出声,前排的同学就会很熟练地抽出纸巾,头也不回地给后一排的小然,小然拿过来擦一擦,也很熟练地递给邻桌的同学,邻桌的同学也是头也不抬,右手一伸接过纸巾往纸篓一丢,手收回来继续奋笔疾书,小然的“值班同桌”也会腾出一只手轻轻地抚着她的后背,小然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最近,我和朋友聊到这件事情,他很奇怪地问我:“欸?高三的学习那么紧张,为什么你们不会觉得小然影响了你们的学习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一时之间回答不上来,因为直到朋友和我聊天之前,我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想我的同学们可能都没有去注意过这个事情。
小然一直保持的“双麻花”发型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有一次我就问小然妈妈:为什么不给小然换个发型呢?是为了在人群中更容易找到她吗?小然妈妈的回答让我们一脸懵:“哈哈哈,不是啦!是因为小然中午要睡午觉,我觉得绑两个麻花辫发型不容易乱,我懒得再给她重新扎头发啦。”这让小然的“神秘”再一次垮台了,其实她也没有很特别,她也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姑娘,还有一个会小偷懒的妈妈。
高考的那天,小然穿着她最喜欢的旗袍来为我们加油,那个扎着双麻花的小姑娘憨憨地对我们笑着说,这寓意着“旗开得胜”!
毕业后的我们都在忙着长大,小然也是如此,离得远了,我们之间的引力就变小了。
最近我和小然的妈妈聊天的时候,小然的妈妈说:小然现在的情绪比以前来说更波动了,因为她开始慢慢地认识到自己和别人有所不同。小然的妈妈认为:这是一种自我意识地觉醒,因为她也在长大。
以前小然跟我们一起读书的时候,我们是同龄人,我们看她的眼光其实是平视的,觉得她就是和我们一起上课的同学,后来,她“毕业”了,走进了社会,大家去看她的时候,仿佛就是用一种俯视眼光看她,觉得她很弱小,觉得她需要保护,这种过分的关心和保护反而会让她觉得:我是不是一直在给别人添麻烦。
小然的妈妈跟我说:虽然这个过程有一点艰难,但是这也是她成长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我想大家都要长大,只不过,小然的长大比我们稍微要特别一点。
自闭症人士常常被称为是来自星星的孩子,但是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一颗星星,就像我们在班歌比赛的时候,留的一句歌词:我们是天空的星星,在天空相遇又分离。
每个人都是一颗星星,只不过光芒都不太一样,小然的光芒又更加特殊一点,正因为我们一样,又不一样,所以回忆才会这么的难忘,这么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