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有人来信2015年第1期
有人来信
北京读者 王聪:
我目前就读大三年级,因一门选修课程期末作业为“数据新闻报道”(虽不确定目前能否获得发表渠道或者能否有一定的圈内传播效果),但很想基于与《有人》的缘分而关注残障人士在中国的生存现状。我目前的假设是想基于《残疾人权利公约》的视角和中国的履约情况,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残障人士生存、教育和就业、婚恋情况进行数据和故事性的对比,为群体中的一部分人做画像。这种想法可能没办法跳出目前的平等与歧视的视角怪圈,但当我和朋友聊天,提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只有6%—7%的残障人士被纳入统计时,朋友惊讶于“这么多”的表情,实在让我没有办法接受我们对朋友的忽视。而我在《有人》上看到,去年APEC期间的一份报告显示,亚太地区有6.5亿的残障人。就算除以全世界的人口中,这个比例也是10%,远远高于我们国家的统计数字。这个对比的背后,说明了我们对残障者,对障碍的认识,是有问题的。甚至我自己也长期忽视了一位心智障碍的长辈,只是每年春节去探望他,但至今不知其名,不知年龄,这样的现状让我想用一组数据和一些故事来呈现这一群体,并在内容中尽量地遵守公约中的表述和公约的立场,让能够看到我的作业的人,有一个认识上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