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有人来信2015年第4期

来源:有人杂志   作者:韩晶   2021.02.10 16:31  浏览1738

有人来信

大连发声伙伴 韩晶

刚开始听到“残障发声月”,有些怀疑他的影响性,会有多少人去参与?能带来多大的受益群体?可以改变些什么?

巧的是,我于今年七月参加了瓷娃娃组织的“青年协力营”,这个活动之后,有一个小组的行动计划,而我们小组选择的是“公益演讲”,于是便在十一月,参与到残障发声发声的发声伙伴中来。现在想从我个人的角度,谈谈对发声月的问题和建议,首先说说我思考的一些问题:

  1. 残障发声月,是否可以每年定一个主题?

    二、残障人发声,要让谁“听见”?我看了一下大家的活动,更多的还是只限于让残障这个群体彼此“听见”,而我们的目的,应该是让整个社会大众听到残障朋友的声音。

    三、残障发声月,也应该鼓励非残障朋友参与进来?一起协助残障朋友更好的发出声音。

    四、残障发声月,我们究竟要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是我们的权益需要维护?我们的人生需要非残障人看见?还是随便参与一个活动,就算是发“声”了呢?

    五、资金的申请比较繁琐,反复的填写各种表格、申请,有的时候因为资助方网站的问题,需要屡次通过电话沟通。

    针对以上的问题,做出以下的建议,仅供参考:

    一、有主题的发声。比如:今年如果我们的主题就是让残障人和非残障人之间相互“看见”,那么所有参加这个活动的群体,就要达到残障人与非残障人相互“看见”的目的。有哪一些活动,可以残障人的工作、生活、学习,困难等让非残障人“看见”的?再比如,今年主题是关注无障碍改造,那么我们的统一发声方向,就是关注在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上。或者统一主题为残障与爱,那么我们的发声方向,就是残障人婚恋问题,使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平等需要。

    二、邀请更多的非残障人群体参与进来,不能仅在残障人群体中小范围的发声,这样的声音非残障人的群体听不到,所以发声月里的活动,要有非残障人参与进来,使他们听到我们的声音。

    三、残障发声月的目标,是倡导我们的权利,让社会大众看到我们的存在和需求,我们发出声音的方式也可以适当的统一,比如:残障朋友们的公众演讲、与非残障朋友开展座谈会(真人图书馆)、轮椅马拉松、征文(可以残健共同参加),这些形式都是可以统一实现的。还可以同时统一服装、条幅内容、海报、LOGO。

    四、关于资金管理,最好的方式,是把所有的资金进行统一的管理,由主办方统一管理报销。可以把残障发声月的冠名权交给一些品牌,这样既可以拉到相应的赞助,也可以扩大他们品牌的影响力。

    五、残障发声月的发声活动可以做一次评比,哪个组织做的最好,影响最大,可以得到额外的奖励。

    六、残障发声月是否可以调整一下时间?在每年的九月是最好的,这个月不冷不热,适宜开展活动。而十一月,很多城市都开始下雪,不利于户外的活动。

    这些建议,仅从我个人角度去考虑的,所以可能有失偏颇之处,望海涵。但总的来说,这次残障发声月,至少在残障朋友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个人的收获很大的。也希望未来的残障发声月,我可以引领我的伙伴们,更好的发出自己声音。


分享给朋友: 
称呼* 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