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路】没有VIP的“命”,却得了VIP的“病”

来源:有人杂志   作者:宣海   2015.04.14 11:03  浏览1936
摘要:庞大的残障人队伍是一个潜在的消费群体,每一个购物者都是VIP,这不单单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也还是一个小小的文字游戏。VIP是视力障碍人的英文缩写,我一向以VIP来标榜自己,也传递一些正面信号。

购物,是一个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每一个残障人都有无障碍的购物需求。然而,坦率地说,我已经很久没有去大型卖场了,平时也主要是网购,其他必需品则由家人代劳。

为什么不去光顾购物中心?除了到达这些购物中心的交通体系目前还远没有实现无障碍外,购物中心本身的环境也非常复杂,对视力障碍人士并不友好。我是一个还有残余视力的个体,对购物场所有着自己的独特需求。

作为视障群体的一员,我想,购物场所的人文环境同物理环境一样关键。在目前的条件下,我无法做到完全独立完成购物和享受购物的过程,而更偏重的是对购物场所工作人员的期待。比如导购,促销人员的服务态度和质量,决定了我的购物体验。现在普遍倡导通用设计,以满足包括残障人在内的所有人群的需求,这是一个主流的无障碍理念。购物中心必须尽力做到让大部分人满意,而总会有部分人,或者少数群体,无法因为有了通用设计而感到欣慰。因为每个人的需求是个性化的,与众不同的,购物场所的核心服务也是要由人来实现的,因此,我的想法是,无障碍设计或者环境是一种趋于完美的动态,但是永远不会完美,而弥补这一不足需要借助的是人的力量。其实这个概念,在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中有个更明确的定义,叫合理便利。

残障人是如此的渴望走出家门,走进卖场。虽然网购已经越来越成为购物的主要途径,可谁又能驳斥online的后面还有一个offline呢?假如可以选择,我宁愿去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毕竟有些产品和服务,线下体验会更好些。于是,我又遇到了一个新困惑,在还不完美的当下,残障人也需要积极地去克服任何阻力,去你想去的地方,当然也包括购物场所,这就是所谓能动性。

你不能指望购物场所收拾好一切,等你去体验,而是你的出现,让购物场所的人们清楚地看到你的需求,这样才有助于他们改进。

当然,对于购物场所的经营者,我也有几句话要说:庞大的残障人队伍是一个潜在的消费群体,况且,一个在某卖场体验良好的残障顾客可能是这家卖场的忠实消费者,终生消费者,而他或她也会吸引更多的人来此购物。

每一个购物者都是VIP,这不单单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也还是一个小小的文字游戏。VIP是视力障碍人的英文缩写,我一向以VIP来标榜自己,也传递一些正面信号。无论如何,写下多少豪言,呼喊多少壮语,都赶不上残障人自己去真实的体验一次购物中心!


分享给朋友: 
称呼* 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