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口水2014年第4期

来源:有人杂志   作者:一加一   2015.03.25 11:37  浏览594

尺度在慢慢变大,但还是很艰难,比如我碰到很多泼粪者反色情。还有好多人往社科院写信,电话都打爆了,社科院就把批示转到(社会学)所里,说群众现在很生气之类。有些宗教右派反对同性恋,会化名“保罗”、“大卫”写信说“同性恋要下地狱的,你要是同情他们,你也会下地狱”。甚至有个人发来厚厚的一本书,关于在地狱的见闻和酷刑,提醒我小心下地狱。

——李银河

第二个“世界厕所日”,主题“平等与尊严”,除了男厕、女厕,大家听过专门给需要人陪伴的人士使用的“第三类卫生间”吗?比如不能自理的老人家,有人带着小朋友这些。

——佛山电视台小强热线

全球将近10亿人(或者说大约世界人口的15%)都或多或少遭受着残疾。他们面临的身体、社会、经济、态度上的障碍,使得他们不能够完全地、有效地成为社会上平等的一员。英国支持中国及其他国家采取的行动,确保社会包容残障人士。

——英国驻华使馆

残疾无非是一种局限。你们想看而不能看,我呢,想走而不能走。那么健全的人呢,他们想飞也不能飞呀。 看,人人都有不遂愿,众生平等。

——史铁生

重要通知:自2014年11月6日起实行路人限行。单眼皮单日出行,双眼皮双日出行,一单一双夜间出行,戴墨镜出行者按故意遮挡号牌处理,对盲人出行者按无牌号处理,对割双眼皮出行者按套牌处理,请相互转告。

——网络段子

人们关于苦难(suffering)的体验基于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和人际间互动的不同情境而有所不同,不同的个体在承受苦难时,将有着差异性的感受,我们不能将之表述为相同的生理体验。但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大众媒体对于苦难的再现(representation),却往往忽略了其社会面向,而通过展现和强调一些脱离具体情境的惨痛场景,来唤起读者和观众名为“同情”的强烈情绪;在这个过程里,苦难实际上被自然化、本质化和个体化了,因此也被大大简化了。

——医学人类学家凯博文(Arthur Kleinman)和凯博艺(Joan Kleinman)

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

——《看见》柴静

中国利益结构已经固化,社会流动渠道完全堵塞。一旦出生贫寒便永远翻身之日,就连高考也不能再改变人们的命运,因为大学正在批量化地生产着大量的蚁族、北漂失业大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卖淫却事实上的充当着社会财富再分配机制,很多来自农村的女性经过多年的皮肉生涯,养活了年迈的父母,抚育了留守的儿女,有的甚至还建盖了新房。面对这些我们是该哭呢还是该笑?

——《东莞扫黄打了谁的脸?》郑楔健


分享给朋友: 
称呼* 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