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国流盲史

来源:有人杂志   作者:崔龙   2014.09.18 11:40  浏览940
摘要:我们今天主要说的是,在中国板图上的流盲史……

小伙伴们看看开头这幅图片,有没有想到我们这期的历史要给大家说点啥?Oh! No,不是麻将,是盲文点点。

对,小编没有搞错。上期我们介绍了盲文点字的诞生与发展。小伙伴们都知道了它们是由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法国帅小伙儿布莱叶创造。鲜花掌声!

不过我们今天主要说的是,在中国板图上的流盲史。

1874年盲点点们耐不住寂寞,在世界旅行过程中经由日本迈入中国的国境。由英国传教士与中国老盲合作,按照不同地域的方言先后制定了以《康熙字典》音序为基础的“康熙盲字”(我国最早使用的通用汉语盲文)、用汉语拼音方法拼写闽南话的“福州盲字”、以南京官话拼写的“心目克明盲字”,还有广州话、客家话等方言的盲字。鼓掌!看看,还有方言,真心人性化,真心有才。

其中,康熙盲字,俗称408,是一种代码性质的盲字,以两方盲符的排列组合,组成408个号码,代表汉语的408个音节,每个音节按一定规律变换其图形可以表示四声。

心目克明盲字20世纪初流行于除东北以外的地区,它以南京音为标准,有18个声母、36个韵母,声韵双拼为一个音节,再加上另一个盲符标调。

这些都只是前戏,真正的高潮乃是我大中华解放后,1952年,我们中国的神盲黄乃(中国民主革命家黄兴之子)参照布莱叶大神的盲文体系,在“心目克明盲字”等旧盲字的基础上,经过调整和创新,提出了以普通话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采用分词连写方法拼写普通话的《新盲字方案》。这算是盲史上为数不多的紧跟时代步伐,同步发展没被抛弃的事件了吧。缅怀,缅怀。

《新盲字方案》于1953年在全国公布推行。也就是我们现在大部分视障小伙伴们在用的现行盲文。它有18个声母、34个韵母,声韵双拼为一个音节,用另一个盲符作调号。至此,中国有了统一的盲文,为新中国盲文出版事业的创建,为全国盲胞“思想统一化”打下了基础。

1953年12月3日,女盲人李玎研制铅印盲文书刊获得成功,新中国第一本盲文图书《谁是最可爱的人》得以正式出版。欧耶!

仅仅如此,是无法阻挡我大中华专家学究们的热情与脚步的。1975年,盲文老学究们提出了盲文改革,历经十几年的研究和探索,确定了汉语双拼盲文方案。它的优点是:两方之内字字带调,词形清晰,音意准确,少方少点,好用好学,能与汉字相互转译,便于明盲之间的文字交流,节约篇幅。周杰伦:不错哦!不错哦!

但现在大多数盲人小伙伴们还是以现行盲文的使用为主,不知道缘何愣是没有普及开。

小编挺想告诉小伙伴,双拼盲文又省纸又明调,很是方便实用。不过,要想推开,估计需要盲文出版社多印点双拼盲文版的书啦!否则,上长春大学等特教,有可能面临无书可摸的尴尬噢!

盲点点们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得如此亢奋,中国大地上有了两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盲文。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青年盲胞们告别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从此踏上了可以用自己的文字向心仪的对象表达爱意的文明社会。此言,嗯,纯属扯蛋!

都说文字是一个社会发展的载体和动力,值此中国第一个用盲文参加普通高考者的出现之际,我们以史为鉴,期待更精准更完善的符号来为盲胞服务。

分享给朋友: 
称呼* 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