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有人来信2014年第1期

来源:《有人》杂志   作者:各地读者   2014.06.04 16:15  浏览2025

微信用户:雨夜

为人父母的残障人,跨过家长会这道坎,可以说作者是勇敢的,同时也是幸运的,遇到了很好的老师。说实话,现在很怕去学校参加家长会(好在现在学校一学期也就开那么一次家长会),一是怕其他家长异样的眼光,二是怕孩子同学知道。那些半大不小的孩子不知道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尽管一直和孩子说:在学校是比学习,不是比家庭条件,但孩子看到同龄孩子的家庭还是有很深的自卑感吧……在残障人的下一代教育方面需要多多注意孩子的思想变化。


顾远

有人,你们这帮家伙真太好玩了!(我又一次真心推荐《有人》和“北京一加一”的这伙人。神马中国有八千多万残障者但是生活中他们就像隐形人之类的话我都懒得说,也绝不是要怂恿你在身残志坚催人泪下的故事中感悟人生,就是告诉你这本杂志办得有气质,写东西的人和写的东西一样好玩儿。)


常州 姜亚飞 《请向我的拐杖道歉》

佩服作者的勇敢,说实话都过去十多年了,还是无法正视自己会变成残障人,更别说在外人面前……主要还是受不了别人另类的眼光,有色的眼光。


知了公益 唐涛

这个世界上,能感动我的文字不多。所以,我大量时间都只阅读古文。我是个有文字洁癖的人,很多文字,我只看一个开头,就知道无法读下去。可是,我读了《有人》的文章,有些文字我看了很多遍,因为那是直至内心的东西,是会在深夜想起时泪流满面的。那么,怎样的文字才算好的呢,难道不是应该这样吗?我喜欢《有人》,喜欢它的风格、内容、嬉笑怒骂,这是活生生的,是刀锋见血的。写作应该具备一种与个体之间密不可分的危险关系,才会有阅读的快感。

作者和读者,它就应该是对立的,你试图建立的应该是让读者觉得惊讶,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觉得愤怒,那是最高境界。


微信用户 赤心木

欢迎《有人》以微信的形式出现在残障人的手机上!不知主编是否是我们同类人,首先我们很爱阳光,不是黑色的“人”,更不是在黑暗中的“人”!“有人”不就是让世界不要忽略我们吗?哪就理直气壮地竖起暖色的“人”来!作为残障人我会时刻关注贵刊如何宣呐残障人士自强、大写的“人”!

赤心木:有主张不要过激;有见解不要跑调;有观点不要偏离;有爱心不要纠结!


@减碍·简单爱:《让轮椅飞》

其实有一个女森哦,她坐的是机械式滑翔伞,因而也没有那么多技术要求,不过可能会有点小噪音。http://t.cn/8sttM5b图文【轮椅走天下】倒数第二张照片,她坐在滑翔机上,木有帅锅抱着跳,不过前面有帅哥驾驶作陪呵!


湖北读者 熊苏:

小编小编,轮椅小尾巴有一个亮点你没有挖掘出来哦!除了可以让轮椅划行更轻松外,它在平缓的路上起步后就自驱动了,这样双手就可以解放出来……比如说可以拿起随身水杯喝口水呀,再比如说可以拉着女神的小手轧马路呀!

分享给朋友: 
称呼* 邮箱   评论*